九、杯水车薪-《校草制霸录》


    第(2/3)页

    “可你那款植物识别仪是面向大众和生物爱好者的!你觉得普通人会为一个爱好,花2o万块钱专门买个设备吗?”

    “呃……那就卖给植物学研究者。”

    “生物学很火,但植物学作为生物学下面的十多个二级学科之一,却很冷门。至于植物分类学,那就更冷了。前段时间我看新闻报道还说,植物分类学研究队伍老化,经费短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在我国许多高校几成绝学云云。你觉得卖给他们能实现你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吗?”

    “这——”

    “咱们暂且不说销路问题,因为没准儿哪天植物分类学就成显学了呢?”为了避免太过打击施洋,江水源决定换个角度来说服他:“麻烦还在于你那款植物识别仪的研难度。我刚才提到手持式矿石分析仪,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种矿物吗?总共有18大类3ooo余种。而植物呢?根据你上次说的,仅《中华植物志》里就记载了我国3o1科、34o8属、31142种植物,是矿物种类的十倍!而这仅仅是我国现在已知的,那么全世界呢?保守估计也有3o万种以上吧?”

    施洋低声说道:“据科学家初略统计,全世界约有5o万种植物。”

    “好,仅此一项就是手持式矿石分析仪的15o倍以上!”江水源继续加码道,“手持式矿石分析仪的原理很简单,就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前人对各种元素出的特征x射线能量和波长研究也非常透彻,简而言之,它是建立在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而植物分类学呢?我之前翻过你的《植物分类学》教材,里面记载近年提出或修订的有花植物分类系统就至少有7个,很多科、属的划分还存在很大争议。其中,现在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恩格勒(a.  eng1er)系统和哈钦松(J.hutsinson)系统,但较受推崇和影响较大的却是柯朗奎斯特(a.  netquist)系统、塔赫他间(a.  Takhtajan)系统。这在理论上就显得不牢靠!”

    施洋想了想:“我们可以采用最新的分类方法,比如石松门和蕨类植物门用ppg系统,被子植物门用apg系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界肯定会建立一个大家公认的分类系统的。”

    吴梓臣一脸迷糊地看看江水源,又看看施洋,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保持沉默。

    “好,分类系统的事情我们也暂且不谈,我们来说说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江水源评估了一下小胖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觉得他还不至于崩溃,还可以再压点担子,“鉴定某植物的具体物种,这是你那款识别仪的最基本功能,同时也是最复杂、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很多同一属的植物之间差别非常细微。你在野外看到一株植物,怎么确定它是已有物种,还是变异个体?如果是变异的个体,你又怎么判断是变种、亚种、变型还是新种?别说一般的植物分类学研究人员,哪怕是专门研究这一科的专家,有时也得借助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专业仪器才行。所以我听说生物系有这样的笑话,植物分类学实习时,一般都是老师带队走在最前头,以便把不认识的植物全部先踩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