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选择-《工业之流光岁月》


    第(2/3)页

    至于中科院,给出三年之内安排出国留学访问的承诺,这听起来确实很不错,但理智一些的人都明白,这样的承诺最后还真不一定就能兑现,毕竟中科院那边大佬云集,哪里轮得到一个小年轻去留学访问。

    然而,八十年代出国留学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就算知道这里面有些水分,但大有人才愿意为此搏一搏。也就为这事,情况才僵持了下来,据说双方最终达成意见,让刘三石本人自己做选择,给他一周时间考虑,现在算起来,好像也到他下决定的时候了。

    屋子里面的两人都沉默着,明显是在考虑自己心中的事情,就连有人回到宿舍,也仅仅是看了一眼就继续埋头沉思,谁也没有主动开口。

    汪正国这时候心里虽然也不太高兴,但他不想继续在寝室死气沉沉,于是才主动开口活跃一下气氛。

    “两位,我进门看这情况,你们是马上就要到单位报道了?看来今天是咱寝室最后一次两人以上规模的碰头会,要不先各自说说自己的去向,以后也好有个联系和照应。”

    饶是汪正国开了一个好头,但还是没人愿意开口,这就没办法了,只能再主动一点:“我说两位,咱不要这么伤感好不好,我们刘总工先来说说,你这次是打算留下来,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呢?还是打算前往中科院这个跳板过渡一下,然后放眼看世界?”

    “刘总工”,这是班上给刘三石起的绰号,或者说成是大家对他的祝福和期望,或许要更恰当一些,而要说这“总工”两个字的来源,那就更有必要摆谈摆谈。

    之所以大家将刘三石这位同龄人称呼为总工,之所以蜀大和中科院都愿意将各种优良条件开出来,原因都只是在于82年的时候,刘三石做出了一项大成就。

    大西南地区,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方向,各种军工单位扎堆儿,特别是围绕着蜀都周边,更是星罗棋布了各种军工单位,正是这样的原因,刘三石在偶然的情况下,结实了一位在军工厂从事研发工作的朋友。

    之后的经历就非常戏剧性了,甚至给人一种网络小说的既视感,作为一名大学生,光学工程专业,他是一不小心就帮着解决了一个重大技术难点,之后甚至还被借到对方单位参与项目攻关,据说也是在项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方单位还专门到学校来感谢了一番,锦旗都是好几幅一起送。

    在这之后,刘三石就迅速受到重视,成了系里的红人,并且在学校的同专业内传的是神乎其神,于是大家就送了他一个“刘总工”名号,希望他以后能够在光学工程这行业中混出头,反正他就妥妥地算是这一届学生中的学霸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