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天京政府了十几个通商口岸,各国使节也住进了他们的京城,想传教吗?他们也不反对,想居住吗?多多益善。这一切的一切,除去没有所谓的“特权”之外,都远比大家曾经幻想过的修约内容要好。难怪美国人放弃了一向阳奉阴违的对天京政府的敌视,而采取了迅速建立外交关系,以期能和法国分享南方中国的这场大宴。 还有,由于多次出现英国奸细,天朝政府在许多方面有意无意地对英国人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对很多地区的局势,阿礼国知之甚少。所以,他只好苍蝇似的往来于上海、天京之间。偷不到的东西,只能从闲谈笑语中去得到了。 三个人见面,免不了要客套上一阵,如今的处境,叫布尔布隆很是有些满意。以往三国公使在一起,轴心自然是英国人,现在不同了,他是轴心。 几句闲话之后,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到了天京政府的北伐之上,这个话题在来的路上阿礼国就和马沙利谈了不少,目的就是要马沙利在这里继续这个话题。 “这次还真是奇怪,从年初开始,他们就在一切场合宣扬北伐的重要性,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布着政府的一个个动员令,大量的后备军队更是公开地调往前线。可是,现在都几个月过去了,居然什么动静都没有。他们的北伐统帅还坐在天京。我的上帝啊,快些开始吧,这里太需要和平了。”马沙利说话的时候,总是给人以夸张的劲头。 阿礼国当然明白马沙利为什么这么希望中国进入和平,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天京政府不需要你的武器,白送的自然是另外一回事。就比如这个马沙利吧,他又是在高唱严守中立的调子下,居然把以前停泊在战舰上的数百门火炮拆下来送给了天京政府。也难怪,军舰不变成民用船舶根本就进不了天朝的港口。这个马沙利也和从前的金能亨一样,很会做生意,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出不了真正的外交官,总是能出出色的商人。 “是啊,和平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重要的。”阿礼国随声附和着。 布尔布隆瞥了阿礼国一眼,“报纸上都公开了,他们最精锐的近卫军已经开赴了前线,他们即将开始的北伐会很顺利,而且是超乎大家想象的顺利,这是不容置疑的。”他说的近卫军,其实指的是陈玉成的红一军,公开的信息告诉人们,这是一支真正意义的骑兵军,在广东养精蓄锐了一年之久。 “那是再好不过的了。”阿礼国笑了笑,“不过,我就是有些担心啊,这次他们的北伐几乎是倾尽了全国之力,而更多新占领的地区还需要巩固,一旦那些他们的敌人再死灰复燃,只怕会拖了他们的后腿。” “拖后腿?”布尔布隆哈哈地笑了起来,“他们阅兵式上展现的武器先生们不会没有看到吧?不瞒先生们说,一挺郑南式重机枪摆放到任何一个地方,足够灭绝成千上万的人。就等于是自杀,更何况,在他们的统治区里,您还相信会有的事情发生吗?” “这是一个我们还都没有完全看懂的国家。”马沙利耸了耸肩膀,“不能不承认,他们这个政府具有超强的煽动性,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忠实于这个政府的农军,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后备兵源,也抑制住了一切可能背叛的苗头。” “阁下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布尔布隆点点头,“从这里,我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以前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更多的目光是集中在了他们的军队上面。其实不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民心的力量并把他们严格地组织起来。我们在这个国家取得过胜利,可是我们胜在了哪里?也许武器的先进只是一个侥幸,更多的原因是抵抗我们的人太少了。” “我看,他们之所以能够征服人心,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宣传和执行的政策,共享一切富有人的财产,这一点似乎与活跃在我们欧洲的某种激进思潮不谋而合,他们也希望有这么的一天。”阿礼国似乎是很随意地说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