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太平天国》


    第(2/3)页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从一接近龙岩,林海丰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老人家那脍炙人口的诗句。遗憾的是他不能直接重复老人家当年的道路,他是先进的龙岩、上杭,才有的红旗跃过汀江。

    东征军兵分两路,左路,林凤祥、黄再兴统帅总部机关和红一军、红三军首先攻克泉州,随后进军漳州。右路,林海丰随同秦日纲的红二军、教导旅并五个独立师,放开沿途小县城于不顾,直驱龙岩城下。

    龙岩被围。陈廷香带领教导旅特务营仅用了一个猛烈冲锋就拿下了北山制高点,炮兵营拉上北山,开始居高临下猛轰龙岩北门。一袋烟的功夫,北门即告突破。不久,突破西门的红四师与教导旅在城中会合,龙岩收复。

    同样,驻守漳州的满清福建巡抚庆瑞,在天然屏障天宝山被红军占领,总兵钟宝三阵亡的情况下,完全放弃了抵抗的意志,仓皇放弃漳州,退守厦门。

    得胜的红军将士并未就此收手,反是四下出兵,红色的风暴席卷闽南。

    福建陆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至此完全结束。林凤祥、黄再兴开始征集船只,筹划金厦战役。按照安王的指示,台湾岛暂时放弃不管,在取得厦门、金门后,东征军将转向广东作战。

    即将奔赴江西的林海丰,在龙岩利用短暂的机会,办了几期农民运动和军事短训班,培训各地农会和农军骨干。

    红二军已经开始陆续由长汀进入江西,林海丰也要动身去宁都了。行前,他来到了汀江岸的上杭。“我要去看看蚊洋的文昌阁。”这是他一到上杭就对迎接他的官员们说的话。

    上杭蛟洋的文昌阁,是从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至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用了十三年时间才建成的建筑,后来又于文昌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天后宫和五谷殿。文昌阁外观看上去是六层,实际内部为四层。一至三层分别安奉了孔书、文昌帝泡、文魁星的神像,顶层为伞状悬柱结构。当地的人们是为了祈求文化昌盛,才于村中心倡建了这座楼阁。据说,蛟洋这里自从建了文昌阁后,果然文运亨通,才士辈出。于是,每年的三月初三,全乡文人、绅士都会纷纷集会于此高阁,“称觞祝遐”,以为“省身克己之助”。

    林海丰细致地看着文昌阁的每一个角落,一直没有说什么,表情没也有以往的那种轻松,不要说是当地的官员,就是随行的人也都很纳闷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