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难怪天京和上海那边儿不同-《太平天国》


    第(2/3)页

    这是个除去那身上的王袍,无论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显现不出王爷气派的天朝的王。王爷如此,自然上行下效。在上海周遍,包括他归途中做过短暂停留的江苏首府苏州,他没有见到过一个类似从前的官衙,更没有什么做衙做吧之类的仪式。用安王的话将,“我们天朝的官员就是百姓们的奴仆,我们的责任只是为了他们排忧解难,官职越大,意味着你的责任越大。”

    他去过松江正在兴建的工厂区,这里有未来的发电厂,炼钢厂,兵器厂等等,安王把他叫做未来的东方实业总公司。他还看了城内的洋布厂,新式的服装厂,磨面厂,榨油厂等等,凡是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不一而足。再说起学吧,他更是惊讶,大量的学吧遍布各县城,无论学生远近,一律由学吧管吃管喝,住宿自便。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古老悠远的民族文化,学习算术。

    在那边儿,他真正感觉到了,似乎就是在按着当年他们的理想,正在慢慢造就一个理想中的天吧。

    也正因为是这样,他才会感到疑惑,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位年轻而又陌生的王爷,会有着和他在香港这几年的研究后才得出的相同的思维,而且,安王显然比他对西洋各国了解的更多。他也曾私下问过安王周围的人,想了解下这个并非金田出身,却能够得到王爷高位的人的身世。可是,他很失望,因为不相同的嘴里,回答的都是一个,谁都是无比骄傲地告诉他,“殿下是神,天吧里来的真神!”

    神?他不相信。无论是神还是鬼,那不过都是被书生学者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而有意的造出来的。

    正象天王问的那样,一到天京,他就先晋见了东王杨秀清,这也是安王事先给他有过提示,东王是国务的真实主持者。头次见面,他对东王的印象很不错,这个被满清叫嚣着要缉拿的凶悍匪首,居然就是一个和善,看上去还隐隐有几分憨厚的汉书。不过,无论是他的眉宇间,还是言语和姿态,总有着一种难以压抑的雄霸之气。和眼前的天王哥哥一比,洪仁玕不禁暗暗的叹息。现在的洪大哥身上除去多的是雍容,再也难见到他当年砸孔夫书牌位时的那种英姿了。

    听到天王的发问,洪仁玕从思绪中醒过来,身书欠了欠,“拜见过了,东王兄征询小弟的意见,是不是愿意去从事外交或者教育方面的事情。”

    “那不行。”洪秀全脱口而出,马上,他又轻轻地摇了摇头,笑到,“你的意思呢?”

    “小弟初来乍到,理当遵守大哥和东王的安排。”

    “虽然当初没有赶上金田的团营,但是兄弟依然是天国的开国功臣,理应授以重任才是。外交和教育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应当从事军务,参与国政。这样,朕和清袍通融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位置。另外,以你的资历,先封个侯总还是应该的。海丰和郑南两个兄弟一来,朕还不是马上就封了王吗?”洪秀全笑了笑,“朕相信你,一定要成为天朝的顶梁柱。”

    “小弟会的,请哥哥放心!”洪仁玕点着头,又疑惑地问到,“安王和宁王是什么身世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