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再入牢狱-《秋风传》
第(2/3)页
沈若寥道:“木已成舟,我死罪难逃,可惜又有什么用?如果陛下真的心软,我只求他放过秋儿。她才是真正无辜之人。”
方孝孺沉默了少顷,在他身边坐下来,开口说道:
“若寥,你知道,刑部大堂之上,我一度对你失望透顶。可是后来,我意识到了一件事,让我重新拾起了对你的希望,也让我庆幸自己毕竟先前没有看错你,才使得我下决心去向陛下求情。”
沈若寥有些疑惑:“什么事?”
方孝孺道:“先前,无论是天子、魏国公,还是后来公堂之上的侯大人,问你是否借袁廷玉来逼天子放回燕王三子,你都立刻坚决地否认。然而当侯大人问到你是否知道燕王偷养死士,秘密练兵之事,你却以沉默做答。你对朝廷知情不报,和诱使天子放人,一样是重罪。为何此时,你却选择沉默呢?因为你知道,侯大人问的是事实。而你宁可沉默,也不愿撒谎。你对天子知情不报,然而当朝臣说到燕王谋反,你也并没有为燕王辩护和抵赖。我毕竟没有看错你,你终究骨子里是个正派诚实之人。只是对燕王的感恩蒙蔽了你太多大是大非的判断,才让你误入歧途。”
沈若寥不敢说话。
方孝孺语重心长道:“若寥,你还这么年轻,有如此高的天赋和才华;燕王当然想要控制你,你走错路,做错事,也是身不由己,情有可原。当今天子贤明,朝廷宽仁,并非青红皂白不分,当然更不能如此轻易就毁掉一个年轻人的前途甚至性命。朝廷正在用人之时,既然你还是个正人,又有才能,理应给你悔过自新,将功赎罪的机会。你留在天子身边,全心全意为天子效力,我也已经向天子承诺,会时时悉心辅导调教你,你天生有这么好的品德和悟性,我就不信你不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方先生,就算如此,我过不了我父亲这关,”沈若寥低声说道,“满朝文武本来就都看不起我,现在因为燕王的事,更让他们坚信我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何况还有高皇帝遗命在此,皇上就算心软至极,能免我一死,已经是好人做到底了;他怎么可能还反而用我做事,违背高皇遗命。”
“我不信这套,”方孝孺庄严地说道,“先人有过,与后人何干?高皇立连坐之法为制,才生出那么多桩惊天大案来,无辜冤死之人数以万计,民间苦不堪言,满朝文武都是心中反对,嘴上不敢说而已。你的情况,与罪祸及嗣,连坐族诛,又有何异?今上仁慈,即位以来,便力减重典,颇得民心。圣上也同意我的看法,认为乃父之过,与你无关。高皇的遗命,也与他的酷刑重典、与锦衣卫一样,并不是不可更改的。连燕王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对你加以重用,不问出身;朝廷难道连个反王的见识和胸襟都比不过吗?只要天子信任你,给你机会,你用心做事,忠心侍主,早晚会用行动收服那些对你心怀偏见的朝臣。”
沈若寥道:“方先生,我便现在说我愿意全心全意侍奉天子,帮朝廷制止燕王起兵,一如我一个月前所说的一样,且不说天子和朝臣,您信我吗?”
方孝孺道:“我不是要你现在就表态。我想,以你的为人,你心中不明了,也不可能说得出口。我只是把事情对你摆明:天子仁慈,愿意给你重新来过的机会。一切现在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你要好好想想,究竟什么才是正道,究竟你想走什么道路。我们还有时间,可以容你仔细反省思索。”
方孝孺走后,沈若寥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之中,整整一天一夜都没有开口,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
又过了两天,徐辉祖突然出人意料地来了,身边还跟着侯泰,两个人打开沈若寥的牢门,走了进来。
沈若寥正百无聊赖地躺着,抬起眼见到徐辉祖,立刻翻身起来,恭敬地站到一旁。
侯泰问候道:“仪宾大人安好?下官尽力而为,给了大人牢中条件最好的一间牢房,但终究还是赶不上家里舒服,让大人受罪了。”
沈若寥道:“尚书大人,公爷,二位这是来宣读天子的诏书,送我上刑场的么?如果是明儿的话,今儿晚上能不能让我回家吃饭?或者把承安郡主接进大牢来陪我也好。大人照顾得周到,我一点儿罪也没受,就是惦记郡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