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闯宫惊驾-《秋风传》
第(3/3)页
沈若寥道:“朝廷顺水推舟,接受燕王的敬礼,但不放三个王子。从此我堂堂正正是万岁的人,只为天子效命,再不受燕王控制。”
方孝孺沉思片刻,说道:“沈若寥,我只问你一件事:燕王派你入京,毛遂自荐作御前侍卫,真正的意图,除了换回他的三子之外,是不是更有让你为他做朝廷耳目;有你朝夕侍奉在天子身边,从此陛下的一举一动也就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沈若寥道:“您猜得不错;燕王的如意算盘正是这么打的,我做了御前侍卫,他可以一举两得。”
方孝孺叹道:“既然如此,你教圣上如何信你?教朝廷如何接纳你?谁知道你刚才的一番话,不是故意说出来哄骗天子,只为了得到那个位置?”
沈若寥想了想,说道:
“陛下,方先生,燕王派我和郡主来京城作人质,你可知他给了我们多少资费?”
他看了看二人的表情,轻轻说道:“两锭钞。”
朱允炆毫无概念,本能地看向方先生。方孝孺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两锭?”
沈若寥点了点头:“我和秋儿郡主仪宾的身份都只是空有个名册,在北平既没有府第,也没有俸禄,更无任何实职,成亲之后还依旧住在我义母的小酒店里面,帮她看店,后来生了些变故,被她的亲生儿子踢出门来,无家可归,燕王正好有了主意,就把我俩打发到应天来,只肯给我们两锭钞,说我作了御前侍卫后,自然有俸禄。陛下,若寥懂得食人之禄,为人尽力的道理;燕王对我和秋儿撒手不管,把我俩踢给朝廷养活,却要我俩反过来为他效命,盯朝廷的梢,我做不得这事。”
“这也太过分了吧,”朱允炆情不自禁说道,“郡主仪宾毕竟是郡主仪宾,虽然只是名分上的,但毕竟有名分在,你们就是皇亲国戚;四皇叔如此待你们,未免太过刻薄,而且有违礼制,更伤了我皇家体面。”
方孝孺皱眉道:“燕王雄才大略,胸襟大度,从来也不是斤斤计较、不顾大体之人,若寥,你不要妄图蒙蔽圣上视听。”
沈若寥道:“陛下,方先生,你们不需要现在就相信我,你们也不应该如此轻信。我知道这一切不光是因为燕王,更加上我父亲的因素,都使得接受我尤其之难。沈若寥不会强迫你们做任何决定;刚刚我硬闯进来,也不是为了逼陛下要我。我只想向陛下表明自己的选择和态度,我愿意留在您身边,作一名御前侍卫,从此只全心全意、尽我所能保护陛下,再不听燕王调遣。您如果决定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我,给我个机会,只需要一句话,我立刻带着郡主离开京城,滚回北平,从此之后随便燕王折腾我,我都认命。”
“你和郡主现在住在哪儿?”方孝孺问道。
沈若寥道:“京华客栈。”
朱允炆叹道:“怎么住在客栈里?都是一家人,各项花销你们不用担心,朕会派人安排的,郡主妹妹和承安仪宾可以无忧无虑地住在京城,想住多久都可以。”
“陛下,若寥想要的,并不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否则我不必离开北平;”沈若寥说道,“方先生说得不错,燕王毕竟体面,我俩留在北平,横竖不会饿死。但他永远不会真正信任我,器重我。我和秋儿此来应天,他确实一共只给了我们两锭钞,就是为了尽快把负担卸给朝廷。来时路上已经花去不少钱;外加京城物价昂贵,我俩呆不了多久,这些钱很快就会花光。朝廷不愿意信我,这事倒也容易,只需要按住三个王子不放,且不给燕王任何答复,耗到我俩自己滚回北平去要饭,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如果陛下真心留我们在京城生活,就请您也一样真心允许我留在您身边,为您效命。若寥曾在北平街头行乞度日,我想真正靠自己的本事和为人来生活,这辈子也不想再要饭了。”
朱允炆颇有些动容,却又同时极度为难,求助地望着方孝孺。方孝孺思索良久,沉吟道:
“陛下,依微臣所见,此事不宜着急决断。且容微臣和几位大人商议一下,也请陛下反复想想,再作定论。”
朱允炆松了口气道:“如此最好。朕也是这么想的。请承安仪宾先安心在京城住下,朕一定尽快给你一个答复。如果仪宾和郡主有什么需要,只管和朕说就是,都是家里人,就不要再谈什么食人之禄,怪见外的。”
方孝孺道:“若寥,你先回去歇息吧。我猜你一定是刚到就赶来见天子了吧。你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去京华客栈拜访,咱们再好好谈谈。”
沈若寥道:“先生太客气了,您说个时间,明天我去您家里拜访就是。客栈里人多口杂,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
方孝孺点了点头:“也好,明日巳时我在家中准时恭候大驾。”
沈若寥回到京华客栈,南宫秋正在弹燕王给他的飞星琴。沈若寥不打扰她,在里间坐下来,盘算自己的计划。
今天这步棋走得还算顺利,基本上没出什么意外。他早就准备好了和方孝孺单独对话,知道要想得到天子贴身侍卫那个得天独厚的位置,非得有方先生帮他说话不可。然而光是方先生还不够,他还得想办法过了其他文武百官,特别是魏国公的坎。对于魏国公,他毫无把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