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燕子龙宫 三-《秋风传》
第(2/3)页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坐椅后华丽的屏风,饶是朝夕相处了这么久,他还是忍不住赞叹道:“全部由玳瑁制成,屏风上绘的就是迤都山之战。这是皇考特意命工匠以浡泥国所贡玳瑁琢制而成,然后命画师绘图其上,赏赐给我的。”
说到这里,朱棣意味深长地看着沈若寥,问道:“孤说这些,你听得明白否?黔宁王沐英、凉国公蓝玉,你都知道是谁吧?乌斯藏、暹罗、捕鱼儿海和浡泥,你知道都在哪儿?”
沈若寥红着脸道:“我只是知道大概。黔宁王是当今皇上的义子,就和歧阳王李文忠一样,都是配享太庙的开国元勋,可惜已经病故了;沐家现在镇守云南。凉国公蓝玉——”他微微犹豫了一下,迟疑地说道:“他倒是赫赫有名,妇孺皆知的。他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和他姐夫一样,也是个有名的大将军,听说从来没打过败仗,有卫青、霍去病一般的将才,可却没有卫霍一般的忠心,是个胡惟庸一样谋逆的奸臣,已经被皇上诛灭九族,坐死了两万多人。乌斯藏在云南往西,唐代吐蕃所在地;捕鱼儿海在北方大漠;暹罗和浡泥……只知道都是南边的番国;其它的我实在不知道。”
“迤都山之战呢?”朱棣微笑着问道。
沈若寥想了想,看了一眼姚表,道:“好像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王爷您第一次率军出征讨伐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就在迤都山打了个大胜仗,从此威名天下。”
朱棣微微一笑,道:“我听说你从小在燕山深处长大,十六岁之前就没出过家门;这些事情你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沈若寥脸红道:“王爷,我以前在家的时候,连如今是大明还是大宋都搞不清呢。不过我毕竟在北平——在您的领地里呆了一年了啊。这些都是常识问题,我要是还没听说过,那真白活了。”
朱棣笑道:“那你今天可以再多听说一些东西。暹罗在西南方,比云南还要往西南,和我华夏中土的交情已经很悠久了;浡泥也在南方,要飘洋过海才能到,是个很远很远的国度,不过,也依然是我大明帝国的睦邻,时有朝贡往来。暹罗国有一种奇异的白虎,你看到这虎皮了,四海难求,实在是漂亮。他们那儿还盛产大象。浡泥的贡品里常常有珍奇的海宝,价值连城的珊瑚、珍珠、玳瑁,奇异的香料,等等。”
朱棣边说,边走到暖阁正中央,低头看了看脚下的花毯。
“小伙子,我看你对这地毯也很感兴趣。这是我征讨乃儿不花时,从他迤都山的大营里缴获的;看花纹工艺,应该是波斯或者西突厥的东西。你大概没见过这种动物吧,”他用靴尖指着毯边怪异的马肿背,道:“这种东西名叫骆驼,十分耐旱,在干燥的大漠里可以一口水也不喝走上半个月。西域人最喜欢用它来驮运东西,就像我们喜欢用牛马一样。”
朱棣一一走过暖阁里所有奇怪的物什,一面给沈若寥讲解着每一样东西的名称、价值和来历。以前,他还从来没有给任何人这样耐心地讲解过;很多东西背后的故事,连姚表都是第一次听说。朱高炽站在一旁,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望着面前两个平头百姓,想不明白一向高傲的父王为什么会如此礼贤下士。
朱棣在东暖阁里转了一圈,停在了墙边那幅巨大的地图前。这是这东暖阁里仅剩的一样未经讲解的东西了。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这是我大明疆域图,这一片都是我们的土地。这条疆域线外就是其他国家了。你看,这是乌斯藏,这是西域诸番,这里是瓦剌各部,这里还残存着蒙古鞑靼的势力,这边是兀良哈部朵颜三卫,再往下是朝*鲜。你可以看到这一线的长城。这里是嘉峪关;山海关在这儿;这儿是居庸关;居庸关过来,这边就是我们所呆的北平了。画红圈的地方,就是我们曾经和元军交战过的地方。”
他停下来,凝视着地图,目光变得极为深邃迷茫,沉默了良久。然后,他转过头,望着沈若寥,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