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亲故重逢-《秋风传》


    第(3/3)页

    姚表捻须蹙眉微颔道:“你大伯说得完全在理。铁寒,我听你的描述,你这次劫法场,出谋划策主要是靠你说的这个朋友。如果你不介意我这么说的话,他的头脑比你要精明得多;如果他真的没能走脱,陷了进去,你回京城只靠自己,会束手无策;何况你已经劫过一次法场,这第二回京城里必会防备森严,城门四闭,只怕要让你劫不成功,也逃不出来,只能白白送死。”

    梁铁寒抬起头来,笔直地看向二人,诚恳地说道:

    “大伯,姚伯伯,我知道你们是为我担心。可是从小大伯就教育我,大丈夫一生以仁义当先。井兄与我素昧平生,却能慷慨冒死相助,为的是救无辜弱小逃离枉罪,为的就是一个仁义。我因为他的帮助才能成事,如果他因为我获罪,我却弃他而不顾,我岂不成了天底下最不仁不义,自私自利的小人?你们又怎可能还会接受我?”

    姚表不再说话。杨之巅沉默半晌,站起身来,走到梁铁寒面前,一手放在他肩上,点了点头,笑道:

    “你说得对,铁寒;做人以仁义为本,大丈夫以忠信为先。十七年前,你义父把你带回我真水寨之时,我便看准你会是一个一生诚信忠义之人;我从来没有看错过。你是我真水寨的骄傲。去吧;凡事千万多加小心。如果一切顺利,早捎个信回来。”

    梁铁寒也站起身来:“那我就告辞了;姚伯伯,多谢您;大伯,回去看到义父,代我向他问声好,再赔个不是。铁寒本来一定是要亲自把木家姐弟送到义父手上的,可我现在实在不能再拖。如果一切顺利,我会尽快回家看望义父的。”

    “还有你叔父,姑母,族中的兄弟姐妹;也别忘了他们,常写信回来。”

    “我会的。他们都还好吧?四弟怎么样了?”

    杨之巅慈爱的脸上泛起了一丝骄傲的心疼:

    “他啊,也和你一样,是我真水寨的骄傲。”

    梁铁寒摇头傻呵呵地咧嘴笑道:“不可能,四弟比我强多了,他可是义父的亲生儿子。”

    送走梁铁寒,两位高人一同回到中厅来。杨之巅有些怅然若失。

    “再见也不知何年;”真水寨寨主叹道,“京城凶险;就算他终能侥幸逃出来,他在外面已经自己安了家,我们也只能指望他还能记得回来看看罢了。”

    姚表为杨之巅和自己斟满茶杯,一面淡淡笑道:

    “杨老弟割舍不下?我记得你们山寨族规可是明令族人远离官场,禁止涉入朝政军机,否则严罚。铁寒在周王府当差,虽算不上朝政军机,却也擦了官场的边;你完全可以叫他辞了差事,带着家小离开开封,搬回夜夭山来,从此再不出山,就能和你们早晚在一起了。”

    杨之巅摇头苦笑道:“那却又何必;孩子长大了,山里没前途,只靠一条破旧的族规,留不住的。更何况二弟早打破了族规的限制,创了先例;族规也就成了古老的传说。铁寒在外面日子过得不也是挺好。”

    “他义父呢,怎么想的?”

    “二弟的心思,向来谁也不知道,只能猜。自从铁寒离开家,他也从来没有提过他,仿佛从来不曾认过这个义子。但是我敢肯定他是想他的;毕竟,铁寒跟在他身边学艺十二年,朝夕相处,二弟对他可是远远好于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这些我们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二弟这个人,无论什么事都藏在自己心里;便是思念到了死去活来不能忍受的地步,也决不容忍被别人看出蛛丝马迹。所以他从来不提铁寒;正如自从弟妹死后,他也从来没有再跟我们面前提过她一样。”

    姚表沉吟片刻:“铁寒跟他,性情上倒真是有着天壤之别。看来沈如风不管怎么说,至少还是教育有方。我现在真是很想见见,他和杜云君唯一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

    杨之巅叹了口气,微微皱起眉头来,目光有些迷离:

    “二弟对寥儿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对铁寒。——有机会你会见到寥儿的;他爹管教太严,根本不许他下山一步。不过,有机会,我一定要带他到外面的世界来看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