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乃知祸福非天为(4)-《头条记者》


    第(2/3)页

    风风火火的一个人,端着一箱酒急急匆匆:高县长,您这下乡调研也不告知,要不是老徐电话,我得去县政府道歉。

    高劲松哈哈笑了,他也不知道萧寒为何请他吃饭:好,唢呐享受了,鱼端来了,就缺你的美酒了。魏镇长多虑了,我这不也是临时起意嘛,萧大主任钓鱼高手,我也就凑过来打打牙祭。

    魏镇长放下酒箱:老徐,喊服务员开酒,我这可是压箱底的,本来准备我儿子结婚时候喝,今天就助兴了!

    话音未落两只手在裤子上蹭了蹭,转向萧寒伸过去,语速连珠炮般:您是萧大记者吧?就是老徐的师叔吧?鄙人履新咱们镇一个多月,还没来得及拜访您,见谅见谅。

    萧寒缓缓伸手象征性握了下就松开了:镇长大人,是我该拜访您,只是您先得告知个姓氏吧。

    嘿嘿哈哈,鄙人魏真,魏元忠的魏,真理的真,一会留电话,萧记者故乡有事请吩咐,我尽力跑腿。

    萧寒嗯了一声,淡淡的。魏真嘿嘿笑了笑,有些不自在。

    高劲松插嘴:萧主任,魏镇长原来是县委办的副主任,这是刚刚提拔不久,现在在你们镇主持工作,原来也的笔杆子出身。

    萧寒“嗯”了一声:两任宰相,厉害厉害。

    看大家纳闷,随即萧寒又引了两句魏元忠的诗:酒助闲平乐,人沾雨露恩——今天也贴切。

    魏真更是不自在,他这个自我介绍一般说了没几个人应,因为这个魏元忠并不是太有名,他也是有次看魏姓名人才得知。

    这位叫魏元忠的唐代人,在仕途磨难多,也不喜欢举荐,就是硬硬靠着自己才气与刚正不阿最后当了两任宰相。全唐诗里收录了魏元忠两首诗,萧寒恰好写个小说,刚刚查过,于是顺嘴搬了出来。

    接到徐秉福电话时魏真在县里,县长越过他直接到镇里吃饭本来就让他不舒服,这位本镇的记者第一次见面便冷嘲热讽,更是让他下不来台。但政客就是政客,随即就掩饰而过:萧记者真是博闻强记,鄙人只是借此自勉自省,才疏短浅,以后不敢再提了。

    萧寒没有再接他的话,他也真是借题发挥,因为此前听父母说,要拆他院子就是这位新来的魏镇长,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一条“四通八达”,也就是修路。

    修路没错,可并不是修公路而是要修青山镇的路,要把这个几百年历史的古镇保留一部分、拆除一部分、修缮一部分,从而达到什么旅游接待地水准。

    如果保留的都是老房子,拆除的都是新房子这也无可厚非,但这个魏镇长却拿出一张不知什么弄出来的规划图,而后按图索骥,路到哪拆哪,其中萧寒家的老院子也在列。

    现在是征求意见阶段,再加上他家这个四合院是市级保护文物,晾他们也不敢随便拆,所以萧寒也就没有理睬,但不放心就回来看看,还没有跟高劲松谈到正题,正角儿已经不请自来。

    高劲松看出些端倪,随即给徐秉福使了个眼色,徐秉福马上心领神会:各位入席吧。

    看都坐下,徐秉福端杯酒站起来:今天借我师叔的鱼,魏镇长的酒,主要是高县长带来的温暖——刚说要从县里给我争取这个水库的开发政策,不胜感激,咱开杯痛饮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