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度州-《明犬》
第(2/3)页
可现在却不能直接冲出去抢了,李家父子手上虽然有九千人,但比起宋庆的兵力来还是少了些,况且总兵力跟他们差不多的耿仲明和陈有福刚刚吃了败仗,哪怕李九成觉得两人都是轻敌冒进,或者因为什么其他的客观原因被宋庆击败,也不能不小心谨慎的应付,毕竟宋庆也是名将,如今的名头几乎一时无两,比他李九成的名气要大得多了。
他跟陈有福不同,脑子非常好用,虽说也不觉得宋庆这刚刚二十出头的小子能有多厉害,但人家既然能够闯下偌大名头,必定有其不同寻常的地方,至不济也该是个纸上谈兵,熟读兵书战策的赵括吧?
别觉得赵括不行,同样不要小看纸上谈兵,能有这个本事的都不是一般人,缺的只是实战经验而已,只要别一上来就给大仗恶仗打,慢慢的从小处做起,几十场下来就能打出个中规中矩的将领,再多些天赋的就是名将了。
这宋庆打的也不算少了,至不济也该是个中规中矩的将军,加上手上一万多兵,哪怕稳扎稳打也不好对付。李九成也是宿将,当然不会轻敌,见宋庆扎住营盘不动,他也乐得清闲,只是派出哨探去跟对方的侦骑打打小规模战斗。
打了两日的工夫,李九成发现这么干不行,实在太不划算。宋庆手下有一伙儿光头兵,弓马都是上上之选,他的哨探跟人家打了几场,非但没占到半点便宜,反倒是被杀了三十多个,虽说对于九千人的大军来说,三十几人真心不算什么,问题是能够担任这种职位的都是精兵,死掉一个都觉得可惜。更何况是连续被杀,似乎没有一点反击能力。
考虑到己方好歹有个破烂城池,虽然防御能力不怎么样,但总归也是个窝,宋庆大军既然没有要动的意思,干脆连哨探也不派了。反正两边离得不远,真有什么动静的话,这头马上就能知道。不会耽误什么大事。
可他这边不派人了,宋庆那头却开始增加人手,而且离着平度州越来越近,作风也愈发放肆,几乎都有敢冲到十五丈外朝城头射箭的,辽兵这一趟纵横山东,哪里受过这个委屈,忍了几次之后便有些低级军官开城冲了出去,宋庆的人则掉头便跑,辽兵以为自己的勇猛战胜了敌人。追的也相当起劲,没多久之后便又遇到那些光头兵,一排箭矢射过来。追出城去的死伤惨重,连续几次之后,再没人敢轻易出城,城中守军的士气竟然被这种小花招折腾的低落了不少。
李九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可如今他是守方,宋庆才是攻方,人家都没急着动,他自然也只能耐住性子继续守城,平度州粮食虽然不算太多,但供应他这九千人暂时还不成问题,几顿好的吃下去,士气略微有所回升。
只是他没想到,噩梦这才刚刚开始,见城中已经不再派人出来,宋庆祭出了自己的大杀器,评书版本的李家父子列传,这是他这两日临时赶工出来的,不过质量上倒是也有保障,因为这东西并不需要什么文学技巧,只需要泼脏水就是了。
自古泼脏水什么东西最有效?毫无疑问是荤段子,你真说他杀人如麻之类的未必好使,说不定有些思维不走寻常路的还会因此对其产生敬佩感,尤其辽人的爽直作风,更是固定思维模式的绝佳杀手。
打个比方,你很文艺的对心爱之人说:我要给你整个世界!
一般人估计要么羞涩要么感动,总之不会出了这个套路。
可换成了辽人,他会做出别具一格的回答:行,你整吧!(懂东北话的会明白)
因此直接拿李家父子的风流情史下手,是最方便的办法,因为这是个全世界人民都喜闻乐见的话题,宋庆虽说没正经干过这个,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将各种扒墙头看寡妇的事情罗列起来,就能写出一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