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调兵遣将-《明犬》


    第(2/3)页

    如今情势未明,聊这个实在是有些早了,只不过皇帝当着这么多人问出来,大伙儿又不能装傻充愣,大佬们自然不方便说话,只有让小弟上去顶一阵,顺便也看看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态度,也好跟着随机应变,不知是谁轻咳一声,人群中便走出个兵部郎中来,清了清嗓子道:“回禀陛下,辽东孙督师素来稳妥,麾下关宁军也是能征惯战,朝廷不如派人过去督促一番,叫他们小心从事便好,若真是事不可为,到时候再议不迟。”

    这原本也算是稳妥之见,毕竟大明实在太大,中枢这边很多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凌河战事情势未明,此时朝廷确实也不方便插手,可自从上阵看过打仗之后,崇祯俨然觉得自己变军事家了,更加觉得这朝中大臣多数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就好比说刚刚站出来这厮,说的完全就是混账话,京城离着大凌河说远不远,说近可也不近,若真是事不可为,到时候还议什么?商量下如何加固山海关城防,不要再被人家打到家门口来才是真的,大凌河的事情想都不要想了!

    朕要不是顾及体面。当场便夺过武士金瓜,将你这厮打死了账!

    崇祯腹诽两句,面上却丝毫不见流露,只是淡淡的说道:“虽是如此,可大凌河终归太过重要,皇太极又是来势汹汹,恐怕辽东独力难支,朕意调左近兵马出关,助关宁军作战,不知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这等军国大事。自然不好随便张口。几位阁臣都是沉默不语。时候一久,崇祯心中便生出几分焦躁,直接点名道:“周卿,你来说说看。朕这办法如何?”

    周延儒原本就不愿意搀和这类事情,方才一直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想不到还是被皇帝点名,没奈何只好出班道:“陛下所见自然圣明,不过调动各处军马,终归不是小事,不妨议上几日再说。”

    “议上几日?若是这几日工夫下来,大凌河失陷了呢?”

    “这……”周延儒多少有些心惊。朝堂议事大多讲究一团和气,除非是有目的的互相拆台,或者要将谁置于死地,至于大臣和天子之间,同样也是要和睦相处的。当场非要一言而决的也有,可那是正德皇帝,如今上面这位虽然年轻,可素来是个有城府的,今日不知为何,竟是如此急躁,微微抬眼观望,见崇祯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表情,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却也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和皇帝起什么争执,毕竟这虽然是大事,可皇帝的打算也不能说是错,最多就是太过忧心而已,只得附议道:“陛下若是真要调兵,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不必太多,大凌河如今已经被围,只选山东大同等处之兵北上即可,其余地方的兵马便是调出来了,赶到辽东时怕是仗也打完了,途中靡费不知凡几,实在得不偿失。”

    “也罢,既然如此,那便依卿所言,着山东大同宣府等处往辽东派兵。”

    依我所言?这是我的主意?

    周延儒心中大为冤屈,知道这是皇帝耍的小心眼,却又不敢说破,但凡做官都有要为君王效犬马之劳的话头,如今给皇帝背个小黑锅怎么了?还敢心怀怨望不成?你的忠君爱国之心在哪里?

    见周阁老吃了瘪,其余几位阁臣自然不敢多说,生怕再被这位气量不大,心眼却不少的皇帝算计,反正这出兵也是正经事,大凌河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调动宣府大同和山东兵马,无非也是多几层保险罢了,也不算是胡搅蛮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