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离京之前-《明犬》
第(3/3)页
这四个年岁差不太多,宋庆最为年幼,如今十九岁多,但最年长的魏勇也只有二十五岁,又都是各处卫所军镇年轻有为,被上面格外栽培的人物,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太多,因此聊起来倒是分外投机,吴三桂心思最为活络,先前跟宋庆就已经称兄道弟,如今聚了四个人,看看也都是豪气之辈,顿时提议道:“我等四人既然志气相投,不如结拜为兄弟如何?”
宋庆立刻接口道:“好啊,吴兄这主意好,反正大家都是行伍里面厮混的,就看如今这局势,将来保不齐还有这种入京勤王的事情,多几个兄弟肯定是好事,宋某附议!”
田英和魏勇也不是什么矫"qing ren",立刻也点头应了,分别报了年庚,也懒得再去找什么关帝庙,就在这酒楼的雅间内对着磕了头,喝了酒,结拜为异性兄弟,魏勇做了大哥,田英则是二哥,吴三桂行三,宋庆是老四。
结拜为兄弟之后,几人言语更加投机,说的东西自然也隐秘了几分,不再像最初那么藏着掖着,老大魏勇皱着眉头道:“老四这话说的是正理,这次的仗打下来,我算是看明白了,咱大明这兵是真不经打,我们其实都还算好的,关宁军原本就在辽东扛着建奴,陕军和山东兵也是能打的,徐州卫原本觉得没什么,可几仗打下来,倒是真让我们有点刮目相看,不过咱们这些最能打的,对上那些建奴照样吃亏,也就打打他们那些包衣还行,真夷一个打我们两三个都有富余。”
这话题吴三桂最有发言权,毕竟关宁军一直都在辽东和后金打仗,比这里所有人都要熟悉,当即接口道:“大哥这话说的是,前宋时候之所以打不过辽兵和金兵,甚至打不过西夏,还能说是大宋没有骑兵可用,可如今关宁军那边骑兵也不少,但野战浪战就是打不赢,有时候我自己心里头也琢磨,咱是不是比人家差点啥,可归根结底也想不出个根由来,早几年的时候还能出去打一打,从袁督师来了之后,大多只是踞城而守,再不敢轻易出战了,这次满桂将军阵亡,怕是往后更没几个人敢出城迎战,小弟回去之后也有的操心了,天知道这辽东将来会怎么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来一次入卫京师。”
话说到这个份上,各人也只有感叹的份,哪怕是宋庆对将来战胜后金有信心,可现在也都是在琢磨着火器的事情,想依靠着高科技点的东西对付后金,对于冷兵器决胜,他自己同样不抱希望的,其实双方人种并没什么差别,绝不是日后黄种人和黑人差距那么大,归根结底是武风不彰,徐州这种地方算是个特殊例子,其他地方还是以读书人为尊。
不是说读书人不好,可读书人真没法子上阵杀敌,这风气一旦遍布大明,人人皆以文弱为美,面对游牧或是游猎民族的时候,打不过那是正常的,打赢了反倒应该检讨一下,是不是把后半辈子人品都给搭进去了。
四人越聊越是投机,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几个时辰,看看天色擦黑,当即也不停留,吴三桂这大财主主动去会了账,一起出了京城,临别时候也知道这一走估计短时间内不会见面,又是互相嘱咐了几句,各种不要钱的仗义话说了一箩筐,这才各自散去。田英和魏勇并做一路,吴三桂却和宋庆一起,两人又聊了聊距离他们很远,但确实很吸引人的朝局,到达关宁军的防区之后才分开,聊了这大半天后,宋庆对这人的印象倒还真好了起来,不得不说如今这位白马银枪的小将,确实还是个终于国家民族的少年将军,跟后来那个大汉奸不可同日而语,看来这环境改变人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夜空之下,宋庆酒意略微有些上涌,想想快要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徐州,未来日子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顿时生出几分豪气来,狠狠在马臀上抽了一鞭子,战马撒开四蹄,在扩阔官道上肆意狂奔,时不时还伴着几声大叫,说不尽的潇洒倜傥,道不完的精神失常……(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