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朱常淓监国-《崛起在大明》


    第(2/3)页

    一念及此,朱常淓更加犹豫不决起来,百官可不管这些,也没有考虑他的心中所想,以及顾虑之处,纷纷劝进,一个比一个亢奋,就像打了鸡血一般。

    等到最后,恪贞仁寿皇太后也发话了,高声说道:“潞王,尔为皇上的亲叔父,贤冠诸藩,威名远扬。昔宣东征于宗庙,襄王、郑王辅之,祖宪聚在,今可遵行,王爷何必推迟呢?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看到皇太后开口了,大力的支持,朱常淓明显意动了,心里不再那么的抵触。

    毕竟,相比于群臣与其他藩王而言,皇太后的支持更加的有力,让他心里多了几分底气,日后,即便朱由崧回来了,也是拿皇太后开刀,他的责任也小很多。

    不过,尽管如此,朱常淓还是留了一个心眼,思忖了一下,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缓缓说道:“本王可以代理监国之职,但要事先声明一点,这只是暂时的监国,一旦皇上归来,本王还会还政于皇上,退回藩王之位。”

    闻听此言,在场的百官之中,就算是最为愚鲁和反应迟钝之人,也明白了潞王为何一再的推辞,始终不肯答应监国。

    原因很简单,朱由崧还未死,无论是监国,还是荣登大宝,那都是将自己置于刀山火海之上,一旦皇上归来,可就倒了大霉,血淋淋的教训让人无法忽视那段历史!

    很显然,不愧是以贤明著称的王爷,不仅才德兼备,更是想得更为长远,并未被眼前的大位而诱惑到迷住心智。

    想到这些,众人不禁暗暗竖起了大拇哥,佩服朱常淓的睿智与远见,还有这一手段,并未将事情做绝,想通了这一点,群臣也就没有再出言相逼,纷纷赞同了朱常淓的这个提议。

    因此,一时间,大殿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这时,朱常淓回过头来,面对着众人,背靠皇太后邹氏,一脸的郑重之色,询问道:“各位大人,形势迫在眉睫,大顺军已经攻打到了苏州府和常州府,不日就会南下,兵临杭州,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正如朱常淓所讲,已经迫在眉睫,无法避免。

    大殿里的百官,大多数都是潜逃至此,深知大顺军的厉害,心里根本就生不起丝毫的对抗之意。

    与绝大多数人的表现恰恰相反,马士英的神情却显得很是自信,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是那么轻松,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朱常淓的话音刚落,看到无人反应,他径直走了出来,语出惊人地说道:“王爷,微臣以为,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最好的选择莫过于与大顺军议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