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底蕴丰厚-《崛起在大明》


    第(2/3)页

    “哦,豪格,依你看,咱们后金应该怎么办?如何用兵?”萨哈璘适时地问了一句。

    “照我看来,咱们应该先从蒙古绕道进入,晓谕当地的明朝各个村落,我们的进入,是因为他们的君主不肯议和,他们就会怨恨崇祯皇帝。”

    “说的不错,豪格,汉人本就是朝秦暮楚、心思不定的族群,不像咱们满人这么团结,就算局势再如何的危急与紧张,他们也不忘窝里斗。如此一来,要是这样做的话,可以动摇其关内民心,使得汉人无法同心对抗咱们满人,只能任由咱们后金军宰割。”多尔衮赞同地轻轻点头,说完之后,没有再言语,等待豪格后面的言语。

    “随后,再采用更番法,等到我们马肥之时,增加使用大炮,兵分两路,一支人马兵出宁远,另一支绕道蒙古旧道,夹击山海关,若是久攻不下,就在附近屯兵,招致当地的流贼为己用,驻军在通州,明军懈怠之时,就是咱们攻打他们的最佳时机。”

    “好...好...好一个更番法~”萨哈璘忍不住地连连夸赞,更是进而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就能徐徐图之察哈尔与朝鲜,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要经常招抚察哈尔蒙古部,无法彻底收服!”

    多尔衮更是眼前一亮,紧随其后。

    “不仅如此,一旦这样做的话,等同于将战场大大向南推移,放到了关内的通州之地,经年累月之下,明军在山海关的防备势必松懈,将会给予咱们可乘之机。”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如果能够培养与扶持那么一股流贼,咱们以后也不必那么麻烦,非要等到关内的乱军声势浩大之时,再入侵关内。”

    “不错,我正是此意!”豪格爽朗地附和了一句,进而又说道:“如果仅指望着关内的那些乱军,每逢他们被明廷围剿的极为虚弱之时,咱们还要出兵策应他们,免得他们完全被明廷剿灭和镇压。”

    闻听此言,多尔衮与萨哈璘没有再多说什么,轻轻点头,心里很清楚,如果关内大定,没有那么些民乱,明廷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也不是他们后金能够对抗的。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帝国的底子在那里,后金就只有那么一点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万,若是耗下去,与明廷的底蕴丰厚相比,后金根本就耗不起。

    如果明廷再来个倾国之兵,前来与后金对战,后金必败无疑!

    何况,在后金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不稳定的因素,明廷的坚定藩属国朝鲜,摇摆不定、态度暧昧的蒙古各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