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己巳之变(五)-《崛起在大明》


    第(2/3)页

    皇太极不仅是雄才伟略,也很精明,一看到代善露出认错、后悔的神色,莽古尔泰更是将脑袋低了下去,当即摆了摆手,挡住了济尔哈朗的继续置问,也在为代善解围。

    “济尔哈朗,你误会代善与莽古尔泰了。之所以有今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还有两天前的事情,都是关于八旗军的去留,是否继续深入大明的腹地。”

    此话一出,立即吸引了所有人主意,就连强势的济尔哈朗也有所收敛,没有再继续追问。关于那天晚上的事情,每个人都很好奇,代善与莽古尔泰究竟与大汗说了什么?

    皇太极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却是极为得意,看到自己一句话成功化解了汗帐里的紧张气氛,引领众人的思潮,随即继续说道:“你们也知道,大明虽然正在走下坡路,国力越来越弱。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关内的兵力远多于山海关的驻军,绝对是数倍于我。而且,咱们对关中的地形又不熟,还没有任何的补给可言。所以,如此情形之下,代善与莽古尔泰想要劝我罢兵,退出关外,免得被明军截断后路。”

    闻听此言,济尔哈朗连同他身后的一些人,神色明显好了许多,敌视的味道没有那么浓。

    气氛缓和了许多之后,这个时候,皇太极笑了笑,故作轻松之色,随即又朗声说道:“好了,言归正传,咱们现在讨论一下以后的行动,是返回辽东?还是继续深入关内腹地,扩大战果?”

    不愧是战斗的民族,骨子里都透着嗜血而战的性子。更确切地说,那是对劫掠更感兴趣。因此,一听到皇太极这样说,一时间,绝大多人都露出兴奋的光芒,就连那些支持代善与莽古尔泰的一些人也是如此。

    自古以来,关内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觊觎的对象,那是财富的象征!

    在众人没有察觉之时,只见皇太极将眼角的余光飘向了一个角落,那是汉人文臣待得位置。

    这时,从那个角落里走出一个儒雅的书生打扮之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范文程,清朝开国的第一个文渊阁大学士,在清廷的地位极高。

    范文程的出现,来到正中间,嘈杂的汗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可见他这个汉人地位不低,极为受到众人重视,也许这就是皇太极向他眼神示意的原因。

    加入后金将近十一年,多年混迹于满族部落之中,经常跟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征战,范文程的那种书生气已经淡了许多,平添了许多的军人特质,身体壮硕,皮肤黝黑,面庞坚毅而果决。

    即便是多年生活于游牧民族,但自小的礼仪熏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范文程还是按照汉人的礼仪,对着皇太极长鞠一躬,施另一个君臣礼,这才缓缓说道:“启禀大汗,我觉得咱们应该继续打下去,扩大战果,原因有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