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代也不好混-《农女风华》
第(2/3)页
隔着一条街道米铺,布店,酒馆,客栈,铁匠铺子,木器店,杂货店的布幡都挂在各自门前,高高低低的远远的看去一堆五颜六色的彩旗子。铺面前也都一个个相邻的小摊位,有卖烧饼的,有卖包子云吞的还有熟食卤菜的,时不时的也传来几声吆喝。
来来往往的也能看到吹糖人的,卖糖葫芦的,还有货郎举着各式各样小玩意的架子走街穿巷。也有壮汉挑着柿子
嘴上吆喝的:“嘞——本地柿子———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
虽说安大江一家曾在连城县上居住了好几年但那时杏花才三岁,二牛蛋才出生,自安大江一家回到瑶畈村后,除了安大江经常出来做工,家里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安离就不必说了,杏花和牛二蛋的眼睛也都是盯了这个又看那个,什么都觉得稀奇。两文一串的糖葫芦,硬让安离五文钱买了三,每人一串,安离吃着糖葫芦领着两小的把东市西集转了个便,转着转着安离的糖葫芦也吃不下去。
为什么?卖豆腐,卖豆芽,卖米粉,卖凉皮的都有了,安离甚至特意凑到卖肉大婶跟前贼兮兮的贱笑着问:“大婶,这些猪下水和骨头是不是没人要?几文钱卖给我吧!”
卖肉的大婶像看神经病一样的看着安离说:“太阳还高高的就黑说呢?这副下水是特地给刘举人留下的,今个有人六十文我都没卖!骨头十二文一斤,你要是都了,要算你十文。”
安离脑中立刻一遍一遍的重复演奏着一句歌词:“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安离低头一看二牛蛋的糖葫芦早就吃完了,还在舔着棍子上沾着的糖稀,安离将手里的糖葫芦塞给二牛蛋没好气的说:“赶紧把棍儿扔了,别给姐在这丢人,这个给你,酸的我倒牙。”
安离心下那个郁闷,不过想想就释然了,豆腐,豆芽,米粉,凉皮哪一样不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凭毛让你一个现代人来传授技艺?这里日子过得不好的人家连野菜都是好的,会把猪下水随便贱卖或丢掉?弄熟了好歹也是盘荤菜。不能卖豆腐豆芽也不能卖米粉凉皮,连猪下水和猪骨头都贵的很,还有什么穿越的必杀技?
啊对,碎布,不要钱的碎布可以做布娃娃,安离快步走向棉布店,让杏花带着二牛蛋在门口等着,独自进了去。
这回安离可不敢去说“碎布是不是没人要,几文钱卖给我”这样的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