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仪仗-《范进的平凡生活》
第(2/3)页
“这还算不错了,终归是腹里地区,条件虽然差些也能将就,等到出了居庸关,才叫一个苦字。虏骑一旦过了大同,就有可能骚扰到那里,是以居庸关外,就可以算作战区,民风和规矩,都和京师大不一样,对于女人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我的建议是,现在要回去还来得及,我可以派一支骑兵送你们回京。”
张舜卿嫣然一笑,从身上拿了方丝帕来轻轻擦去相公头上的汗珠。
“相公说得什么话来?你我夫妻一体同命,福祸自然都是同当。相公受得了苦,妾身便受得了,哪里会想回去的事?再说了,这等荒芜所在,人没有什么消遣,若是不好好看住相公,多半就有其他女人乘虚而入,我可不会给她们留空子呢。”她说到这里眼波流转,又是微微一笑,那张略显苍白的脸上多了几分嫣红。
“妾身也不是纸糊的,别人能受的苦,我也能。再说有我在相公身边,还能为相公分忧解愁,哪里能随便离开,相公你说是不是?”
在马车上,放着几摞账本,其中既有张国栋送来的名册,也有张居正从其他途径搞来的宣大情报。毕竟东厂、锦衣卫以及兵部都在张居正手中,当他想要某个地区情报的时候,还是能够找到许多信息。只是当下大明的情报知识比较落后不成体系,所有的情报杂糅在一处,并不能成体系,张舜卿要做的,就是顶着酷暑,把这些情报分门别类整理出来,让范进方便查找观看。
在这方面张舜卿有着过人的天分,就像她打理家业一样。虽然没学习过,但是一上手就能理解并且成绩显著,不愧为宰相之才。范进已经想着利用张居正的势力在私下里搞一个小的情报机构,由张舜卿全权负责,有这么个女人负责分拣消息整理情报,自己的工作就能省心不少。
有关宣府本地军官的情况已经清理出来,一部分名下做了标注,另一部分还没有。张舜卿道:“这些人是还没来拜过码头的,如果我们到了山西地面这些人还不肯露头,那就是自讨苦吃。每个人的罪证我手上都有,到时候相公祭出尚方宝剑砍他几个脑袋,也好让他们知道一下厉害!”
这口尚方宝剑的来历范进已经有所了解,总而言之是几方合力,酿成的一杯苦酒。先是张四维的保举,随后又是张居正进宫为范进出行申请一些必要保证,包括带饷银带护兵,随后又是李彩莲发动。她对于范进出京不反对,可是担心他遭遇什么不测,跑进宫向太后求援,太后又找到皇帝头上,让他来想办法。
本身万历就在中二的年纪,虽然喜欢用帝王心术,以权谋羁縻群臣,但是终究还年轻,控制不住自己犯二。尚方宝剑这玩意大明朝眼下其实并不流行,就连王命旗牌数量也极为有限,事实上巡按自身就有小事立决大事上奏的权力,嘉靖年间的巡按甚至能调兵跟知府火并,权力已经很大,再给代天巡狩便宜行事的权力对于督抚疆臣就形成掣肘。可是姨娘和母亲一开口,万历就管不到那么多,加上范进以前写的话本里,也有八府巡按亮出尚方剑杀人的情节作为重要节点。万历有样学样,就也赏了这么口宝剑下来。
其实尚方剑和王命旗牌一样,都属于一个权力象征,不是真让它去砍人。所以后世所谓杨镐用尚方宝剑宰牛的说法纯粹子虚乌有不必往心里去,明朝的尚方剑并不锋利,也不沉重,形制是一口礼仪佩剑,不是拿来砍人的玩意。它最大的作用个是个信物,象征如朕亲临,也是钦差大臣权力象征。
在尚方剑具体的管理范围上,明朝缺乏一个相关管理制度,它最大可以管到谁,又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惩罚,并没有成文法作依托。最后就变成大家看关系,拥有尚方宝剑的甲杀了拥有尚方宝剑的乙也完全有可能,最后只要皇帝肯背书就不算错。
范进的背后是张居正,又有圣眷在身,他这样的红人如果真请出尚方宝剑砍几个武将,倒也不算什么大事,也就难怪张舜卿如此威风。就在说话的档口,一阵马蹄声急,离着好远就有銮铃声飘过来,随即就有人大喊道:
“南山参将王邦屏得知范大老爷车驾到此,特来献冰!”
一阵马挂銮铃声急,盔甲在身满头大汗的武将,带领一队精骑卷地而来,战马在泥泞之中跑得不算多块,但是这些人骑术精湛,在他们控制之下,马匹依旧保持着高速冲刺,接近范进的队伍。在马上每人携带两个冰桶,里面盛放的都是重金购来的冰块。
数九隆冬时节,真正的大户人家就会存冰,只为来年炎热时用。从这些人家手里购冰,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不好买。就这么一队骑兵所携带的冰块,足够普通百姓五口之家一年口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