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去旧推新,雷厉风行-《战国霸天下》


    第(2/3)页

    但他依旧要走上王莽这条路的原因那是因为时代的格局不一样,春秋时代的主旋律是争霸,而战国时代的主旋律是变法,不变就得亡。

    这个时候正是大变革的时代,地主阶级更是出于萌芽的状态,相比之王莽要面对一个天下一统局面下更是地主阶级的体系已然成熟之际去挑翻他们,本身又被扣上了篡汉的名声,其困苦可想而知,而卫峥就要容易的多。

    如今卫国一亩三分地也不大,也就更容易了。今后随着逐步扩张,地盘大了也有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卫国目前的变法推行并没有多少阻碍剧辛的进程,分田地的事宜在河东河西两郡各县进行的如火如荼,今年开始重新分配田地,百姓们已经分得的田有些是属于别户的,今年不会更改,待得来年春耕之际到来之后,在进行转交。

    紧随而至的第二批法令便是以《齐俗制》和《新税制》为主的两**令开始并进推行。

    《齐俗制》的目的便是移风易俗,改掉老百姓山野愚民的蛮夷风气,如举家同眠等恶俗陋习等,同时还鼓励生育以富足人口。

    这个时代厚重的血缘关系的因故导致往往子女成年了也不分家,《齐俗制》只不过是一条参考,没有太大的强制性,毕竟血统关系是根深蒂固的,但国府有另一个手段作为辅助,那就是随同《齐俗制》一同颁布的新税制度。

    《新税制》中的一条“所得税”是核心,按户征收赋税,多得多征收的原则,如此一来老百姓自然而然会进行分家,因为不分家那按照《新税制》的征税方式,一大家子十几来人口,乃至几十来口都按一户征收赋税,那缴税就多了。

    加上国府有意识的在暗中推波助澜,剧辛专门组织了一批懂法的人在民间向老百姓灌输分家能避税的好处,为老百姓合理避税提供法子。

    随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分家的效率也在逐步提高,两郡各县很快便上演了火热的分家大潮。

    卫国变法,除了老世族、旧贵族跟吃了瘪一样难受之外,其他群体几乎都是拍手叫好,除了老百姓们获得了一条求富得贵的通道而高兴之外,另一个大喜不已的群体便是卫国的商人。

    卫国地处居天下中,盘踞在华北平原一代,河东河西两郡之间是黄河下游,在地区经济上如此具备天然优势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卫国地界的工商业在这个时代相比较其他地方更为达,要说当下天下工商业最达的国家莫不属于宋国了,卫与宋国接壤的陶邑更是商人云集的地方,可谓富甲天下。

    商人活跃最大的诸侯国莫不属于卫国了,遥想春秋时代的富商子贡这位孔老夫子的弟子,还有以后姜牧这样的本地商人,更有其儿子吕不韦这样后来居上的级商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