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西蒙中将自然自然听得明白霍克少将的意思。不过,从战术上来说,战列线决战与霍克所言的小舰队出击,其实各有优势……问题是,即便是自己带领包括蛮横号在内的5艘战列舰发起对中国海军的突击。己方在防护和重炮上占尽优势,但对方主力舰队的速度和高效率的射击上依然占有优势,这战斗的结果,在他看来,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反倒是如果坚持执行自己的两舰队夹击战术,一旦完成包围,中国海军就不得不在己方战列舰的重炮口下撤离,而那时候,胜利将毫无悬疑的属于皇家海军! “霍克少将,立刻执行命令!我需要的是全面的胜利,而不是局部的结果!”西蒙中将立刻板着脸再次重申了他的命令…… 就在胡德号似乎脱离被连续炮击的威胁时,位于整个战列线尾部的蛮横号战列舰却遭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蛮横号如今的对手是6个月前刚刚下水、中国海军远洋大型巡洋舰的新产品——琉球号巡洋舰。 琉球号的建造,主要是用来替代南洋水师中大批从法国、俄国缴获的战舰,来行事大舰队都远洋海域的控制,而琉球号虽然吨不算大,但装备了10寸主炮,虽然仅仅是前2后1的布局,数量上谈不上任何形式的齐射,但也是正儿八经的重炮。 就在蛮横号战列舰刚刚准备执行旗舰胡德号下达的偏转航向命令时,激战许久一直未能打开局面的琉球号在这一轮射击中,在9点11分的一轮射击中,前主炮的射击直接命中了蛮横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主炮位,顿时一片火光冲天…… 作为前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旗舰的蛮横号战列舰,其实列入战列舰的范畴多少有些勉强,更合适的适应是重型铁甲舰,设计于1880年,下水于1887年,在这期间,大英帝国这时代最高产的海军设计师怀特爵士,借鉴了法国战舰的流线外形和阿姆斯特朗工厂的一些设计理念,不断的修补和调整,才造就了这艘皇家海军最难产的战列舰。 不过在1889年,蛮横号再次经过改装后,撤去了无用的风帆桅杆,单设了一根主桅杆,将原有了半炮廓式主炮改为全覆式的炮塔,才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但是,原本蛮横号射击时,炮塔党绝对还是不成熟技术,怀特爵士自然采用的是非常成熟的露台炮技术,然后再厚厚的露台上加装了覆盖一半的4寸装甲构成的炮罩,所以,如果某位穿越党在1886年看到这艘战舰前视图照片时,必然会高呼炮塔党万岁,却不知道,这个所谓炮塔,后半部是完全敞开式的炮位。 而基于这个露台炮位改装的炮塔,这一次成为了整艘战舰中最薄弱的部位,因为重新加装的顶部炮罩,仅为的装甲构成,而侧面的露台炮围,却有1.2米高、的厚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