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番外的番外三、《明末大乱斗》副本大魔国篇之【大圣出嫁】(下)-《大穿越时代》


    第(2/3)页

      对此,海州“大圣国”上下人等基本表示态度淡定,甚至是喜闻乐见。但那些前来道贺的外邦使臣,却是对此变局忧心忡忡,仿佛看到了某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预感,于是纷纷各自苦思对策……

      

      “……唉,只是凭着眼前一桩婚事,就兵不血刃地吞了海州大魔国。这些澳洲髡贼对中原沃土的狼子野心,可谓是昭然欲揭了!梁兄,眼看着华夏之地一场滔天大祸在即,不知贵国对此有何看法?”

      本次徐馨儿女皇婚宴会场的一处偏僻角落,留着金钱鼠尾辫子的江南大清国道贺使者,礼部员外郎张溥,一边手捧酒杯斜眼看着舞台上的踢踏舞表演,一边对身旁的江西大萌国使者梁启颖低声说道。

      “……是啊,光看髡贼居然不远万里,往海州调集了这许多骄兵悍将,就知道此辈必然所图非小啊!”

      被大萌国皇帝张献忠派来道贺兼打探消息的大萌礼部侍郎梁启颖,对于张溥的说法不由得点头认可道,同时环顾着这座华盟驻军基地里的各路兵马:头戴斗笠、手持大棍的朝鲜棒子队;身材矮小、腰悬双刀的日本挺身队;人高马大、金发碧眼的欧洲骑兵;光头赤脚、漆黑如墨的黑人杂役;短衣草帽、黥面纹身的南蛮斥候……乍一望过去,简直好像是囊括了全世界所有人种和兵种的巨型军事博物馆。但只要再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令行禁止、有板有眼,就明白这群家伙绝非什么纪律混乱的乌合之众。

      “……不过,就算澳洲人有意入主中原,这一个将要遭殃的,也应该是阁下效力的满清鞑子吧?”

      在点头承认了张溥的看法之后,梁启颖接下来却是猛地话锋一转,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水晶玻璃酒杯,看着里面的香槟酒液在夕阳暮光下变幻出各种迷离的色彩,同时淡淡地说道,“……就在下所知,从海州上岸的这一路澳洲大兵,在今年春天向西攻占了徐州,又往南进驻了运河要津清江浦,轻而易举地尽收淮北之地。再加上原本就常驻杭州的五万髡贼精兵,以及盘踞崇明岛的髡贼水师,已经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定都金陵的清国构成了三面合围之势。贵国的国祚就算不说是风中残烛,也是危如累卵了吧?”

      “……不错,倘若澳洲髡贼泛海而来,我大清确实首当其冲。但是,为了保全我圣人名教、护卫华夏道统、坚守衣冠典章,我大清朝廷纵然明知难敌髡贼,也要点齐八旗劲旅,召集江南义士,厉兵秣马、血战到底,寸土必争!不让这些数典忘祖、以夷变夏的澳洲髡贼长驱直入,坏我神州社稷!”

      张溥一脸慷慨激昂地说道,乍一看当真是铁骨铮铮、满身正气,只是搭配上他脑袋后面那根不断摇晃的金钱鼠尾辫子,却怎么看都有点儿滑稽——不过,他接下来的威吓,却绝非什么强词夺理、空口虚言。

      “……况且,若是以我大清之江左淮南千里江山,尚且不能抵挡髡贼兵锋。那么尔等不过鄱阳湖畔的区区一介蕞尔小国,国祚又能延续几日?我大清眼下固然是直面髡贼兵锋,可一旦两广髡贼翻越南岭北上,你等小小萌国又何尝能远避战祸?嘿嘿,听闻在如今的赣州城头,都已经插上澳洲髡贼的军旗了哟!”

      对于清国使臣张溥的这番威胁,大萌使臣梁启颖虽然心中不悦,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确实在理。

      虽然张献忠的“大萌国”一向自称是江西之主,但事实上,在江西一省十三府之中,“大萌皇帝”张献忠目前仅仅统治着南昌、南康和饶州三个府而已。就连省城南昌的北面门户,扼守着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的交通枢纽九江府,也在八年之前被多尔衮派遣的清军攻取,迄今无法夺回。即使张献忠一直占着省城南昌,但要说这个“大萌国”乃是江西之主,也委实有点儿牵强。相比之下,虽然一度被李自成打得大败,又在澳洲髡贼面前屡屡碰壁,但如今的大清皇帝多尔衮手里,依然掌握着长江两岸十二个府的地盘,以及全天下除了澳洲髡贼之外最强大的军队,确实是有着把“大萌国”视为蕞尔小国的底气和本钱。

      更可怕的是,“大萌国”虽然位于内陆,但却同样距离澳洲髡人的兵锋不远,没法完全指望清国挡祸:因为,如今的髡贼早已盘踞沿海各省多年,若是想要继续攻略南方,并不是只有沿着长江水陆并进一条路,而是同样可以从他们已经占据二十年的两广越岭北伐,或者从同样根基稳固的闽浙两省翻山西进。

      事实上,如今江西东南部的广信,建昌、赣州、吉安四个府,虽然名义上还是山寨林立、称帝者无数,其实却早就已经被澳洲髡贼渗透和遥控。隔壁湖广布政司的衡阳、永州和彬州,也在最近这几年里陆续落入了澳洲髡贼的掌握之中。一旦开打的话,清国固然是三面临敌,萌国也要被澳洲髡贼两面夹击。

      然而,虽说认可了张溥的战略判断,但是凭着文人相轻的本性,他还是不肯在口头上稍落下风。

      “……嗯,阁下所言确实有理,一旦清国败亡、江南易鼎,我萌国亦有唇亡齿寒之忧。只是……华夏道统?圣人名教?衣冠典章?以夷变夏?天如公,这些话从阁下的嘴里说出来,恐怕有些不合适吧?”

      大萌使臣梁启颖不置可否地换了个话题,用讥讽的语调继续说道,同时促狭地打量着张溥垂在脑后的金钱鼠尾辫子,随即再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峨冠博带,一股不言而喻的优越感,顿时在胸中油然而生。

      “……哎,回想起天如公昔年以一介寒士之身,扬臂引领江南正人君子,驱逐贪婪阉党,作《五人碑记》,弘扬天下之正气。又于苏州虎丘之上召集天下名士、针砭时弊,是何等的振聋发聩、风采无限。只是未曾想,时至今日,却是这般的物是人非。不知当年参加虎丘大会的复社士子、东林大儒,还有你太仓张家死于满清鞑虏刀下的五十余口男女老幼,看到了你张溥张天如眼下的模样,又该是怎样的一副心情?”

      而与之相对应的,刚才还满脸意气风发的清国使臣张溥,被如此抢白之后,一时间却不由得卡壳了。

      “……这个……呃,咳咳!此乃小节而已。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他有些尴尬地对大萌使臣梁启颖辩解道,“……这些年天下分崩离析、四海板荡鼎沸,实非大清一家之过。至于某家的灭族之仇,罪魁祸首乃是提兵渡江的前任清国皇帝皇太极。自从我主(多尔衮)称帝建制、削平诸藩、入主金陵之后,早已将那皇太极掘墓鞭尸、全家诛杀,也算是为区区在下报了家门之仇。近年来,大清朝廷更是改弦更张,尊崇儒学,重开科举,兴复文教,尔等万万不可再以粗鄙蛮夷视之……”

      

      ——在本位面,由于穿越者的背后偷袭,当皇太极带着八旗铁骑下江南的时候,已经是辽东故地尽失,河北山东亦叛的状况。在没有了任何退路、也没有了从容运筹的余裕的情况下,为了犒赏收买一路跟随自己辗转流浪的八旗嫡系和北方兵马,皇太极只得一反昔年尽力招揽安抚汉人大户的政策,对江南缙绅和读书人用上了全面屠杀手段,公然宣布“以北人治南人”,“尽贬江南人为奴,收其田土宅邸以赏北人”。

      于是,在清军的跑马圈地和捉人为奴政策之下,江南各府很快就变得一片腥风血雨,鬼哭狼嚎。

      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读书士子、大儒官宦,被清军好似猪狗一样地肆意宰杀,而江南各地的升斗小民,更是逃不过索命一刀,或者捕奴的绳套。若是有谁不想为奴或被杀,就只得要么揭竿而起,拼死一战,要么背井离乡、纷纷逃亡。虽然皇太极在攻下江南之后不久就死了,刚刚在江南立足的清廷也陷入了分裂割据、诸王对峙之中,但无论是哪一家的满清兵马,对待江南土著的态度,依然都是一味的屠杀和奴役。

      在满清八旗的疯狂屠戮下,清廷占领区内的江南人口,一度跌落到了百万以下,足足减少了十分之九,曾经人烟稠密的鱼米之乡,变得只剩一片白骨森森。但原本已是丧家之犬的满清八旗,也硬是通过这种最为简单粗暴的野蛮手段,直接把桀骜不驯的江南缙绅集团给砸了个粉碎,从而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之后,为了争夺皇太极遗留下来的帝位,满清八旗又在江南展开了一系列极为惨烈的血腥内战。最后,技高一筹的多尔衮成功胜出,在十二年之前入主金陵,杀尽各路对手,成为了新一任的大清皇帝。

      然而,在迁徙江南之后原本就所剩无几的满洲八旗,也在这场内讧火并之中凋零大半。真正出身辽东的八旗鞑兵,到多尔衮的手上已经只剩了寥寥六七千人,怎么样都不可能光凭他们来统治江南了。

      更何况,如今的中国群雄并起、战火燎原,大清帝国想要生存下去,光是镇压江南士民的反抗还远远不够,同时还得提防各路外敌。这就迫使多尔衮不得不充分发掘江南统治区的潜力,就地获得军官和兵员。

      为了平衡国内政治的需要,以及恢复江南的经济实力,多尔衮只得再次把江南的汉人缙绅势力扶植起来,将一部分有才学的江南士子放出奴隶营,通过科举和举荐来授予官职,并且恢复江南的圣人之学,做出尊儒的姿态。而那些残存的江南缙绅士子,从清廷的屠刀下逃脱了性命之后,仅仅是因为新皇帝多尔衮对待他们稍稍宽容了一些,就立感恩涕零,刻觉得多尔衮是天命所归的,是值得他们效忠的圣君贤主。至于之前举家死难、田产抄没的仇恨,则是眨眼间就被他们忘了个干净,好似后世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在明末江南这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之中,曾经的复社魁首和“本位面大明帝国第一搅屎棍”张溥张天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在当年引狼入室,亲自带领清兵渡江,自家却惨遭清军屠戮灭门之后,张溥确实是因为一时不忿,转而投身抗清事业,誓言要报仇雪恨。但是几年之后,随着江南缙绅领导的抗清事业,在各种内部撕逼和党同伐异之中,逐渐走向崩溃和失败,张溥的心态也再一次出现了转变。

      最后,在新皇帝多尔衮入主金陵,并且“拨乱反正”,作出尊儒的姿态之后,张溥终于再也按捺不住渴望功名之心,彻底抛下了家门之恨,主动剃发易服前往金陵求官,并且因为昔日作为“复社魁首”的名望,而得到多尔衮的亲自录用、破格提拔,在得知张溥家中已经无人之后,还赏赐给他六名江南美女为姬妾。

      如此厚待之下,纵然是为了千金市马骨的竖立榜样,也足以让人感恩涕零。于是,张溥彻底“洗心革面”,从此一颗红心向着大清,到处鼓吹多尔衮是“圣君降世”,以及华夏道统的捍卫者,号召天下士子围绕在多尔衮的身边,以大清的儒学名教来对抗海外髡贼的歪理邪说,还神州大地一个朗朗乾坤。

      至于清廷的汉官如今还是得要剃金钱鼠尾辫子,而除了少数读书人之外的上百万江南庶民,在多尔衮这位“圣君”的治下,依然是世代为奴、任凭打杀的卑贱地位……在捍卫儒学的大义名分之下,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情,自然就不必计较了。所谓草民不过是区区蝼蚁而已,纵然世代为奴又怎么样呢?

      然而,在江西“大萌国”等其它中国大陆割据势力的士绅们看来,张溥这家伙如此不要脸的拍鞑子马屁,甚至连抄家灭族之仇都能忘了,还是让人感觉很恶心的,既然有了机会,梁启颖自然要出言损上几句。

      不过,即便如此,大萌国使臣梁启颖还是不得不承认,面对即将大举来袭、志在天下的澳洲髡贼,大清国和大萌国确实已经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有必要结盟互助……然而,大清和大萌两国之间,这些年到底是打过不少仗的,各种矛盾冲突始终未曾化解,绝不是只要两个使者随口商讨一番,就能化干戈为玉帛的。

      而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时代,为了表示对这种和平盟约的承认和重视,通常两国皇室往往会进行联姻以示诚意。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都是一个很流行的常规套路。

      对此,张溥思索了一会儿,决定向梁启颖事先透露一点风声:“……听闻大萌国皇帝有一未嫁爱女,号为萌香公主,容姿端庄,性情贤淑,实为母仪天下之无双良配。恰好我国皇太子尚未大婚,故而想要向萌香公主下聘求娶,以为太子妃,日后可为大清皇后,以示两国盟好之意。不知贵国朝野对此意下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