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基业之地-《无限之斧揽万千》


    第(2/3)页

    这些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选这些地方为自己的根基,刘备完全不明白。所以,他直接问了。

    “南阳是帝乡,光武帝便是南阳人。因此朝廷在南阳投入很大,南阳郡也因此而展起来。如今黄巾贼势大,虽然祸乱了南阳郡北部的宛城一带,但南阳郡的南部区域保存的还想当不错,有相当部分的人口都滞留在南阳之南,这些都是玄德以后展的助力。”荀攸先告诉刘备选择南阳郡的原因:“南阳郡属荆州,但其离帝都极近。若帝都有变,玄德便旦夕入京抢先稳住局势,令大汉不至于过分混乱。”

    “这样啊!看来南阳郡真的是一个立足的好地方了。”刘备说着,两眼放光心中有些激动。

    然而,李钦却开了口,他对此有反对意见:“不,主公不能选择南阳郡……即使选择,南阳郡也落不到主公的怀里。”

    “为何?”刘备不解的询问。。

    “因为南阳郡太重要,太繁华了。”李钦说出自己的理由:“当今天下,朝廷中势力最大的当属那些有权有势的世家豪强。南阳郡如此重要,朝廷中官员的争抢必然十分激烈。即便主公有了不错的功勋,可想要拿下南阳太守之职,主公就必须和他们争,主公认为你能够争得过他们吗?”

    “这……”听李钦说出这样的理由,刘备颓然的摇了摇头。尽管他心怀大志,可自己究竟有几分实力他还是知道的。要钱没钱,要势力没势力,唯一拥有的就是手中这支已经渐渐扩张到四千之数的军队,以及刚刚获得的宗室名份和一个奉车都尉的官职。这点家底在朝廷看来可谓是浅薄之极。以如此浅薄的基业而与朝廷里那些四世三公或是威震地方的豪族去争夺南阳这样的要害?刘备认为很难。不仅他这样认为,就连荀攸也赧然的摇了摇头。自己为刘备挑选的第一个地方就出了这样的问题,年轻的荀攸还是有些愧疚的。

    不过,眼下还是说正事为先。

    既然南阳郡不可取,那剩下的三个郡:汝南、九江、丹阳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汝南郡,属豫州,那是天下最富庶的大郡之一。在黄巾之乱前,曾有天下赋税半豫州的说法,而汝南又是豫州之中最为富裕,人口最多的地方。

    “汝南郡有户四十万余,口两百一十万众……但这些都是黄巾乱前的数据。在黄巾之乱后的现在,汝南还处于兵灾之中……听说汝南已经被黄巾军祸害得不成模样了。县城残破,人口十不余一。可以说黄巾之乱后的汝南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且这个烂摊子地方还挺大的。”李钦微笑的说道。

    “这么说汝南……并不适合了?”刘备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如果要治汝南……玄德需要大量的钱财以投资汝南的地方,恢复经济,同时需要保持强大的军队进剿汝南存在的黄巾残党。”李钦简单的说明了以汝南为根据地所需要的条件:“不过,汝南也不是没有好处。关键就在于汝南在经历了这一场兵灾之后,地方豪强的势力遭到了很大的打击。这一块地区几乎就成了白纸,而白纸却又是最好作画的。”

    “一副白纸好作画么?”刘备细细咀嚼李钦的话语,微微的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却是淡淡的:“那九江和丹阳又是什么情况呢?”

    “九江和丹阳都属于扬州,算是大汉的边角区域。这一区域与京都距离较远,朝廷一般会赋予这一地区的太守以较大的权利。而且黄巾之乱的主要战场也不是在这一代,由于北方的战乱,流民向南迁徙,所以九江和丹阳的人口不减反增,地方较战前更为富庶。”荀攸向刘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九江和丹阳两地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