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二零一 符太后亲征-《穿越后周》


    第(1/3)页

    显德七年正月丙午(初六)天刚亮,各营寨人声鼎沸,各城门皆是出征的大军。』笔趣『Δ阁Ww  W.』biqUwU.Cc

    辰时(早7:oo-9:oo),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在前后两艘站满全副盔甲的禁军士兵的大船护卫下,由皇宫玄武门沿金水河驶向西北水门,身穿特制镶金盔甲的幼帝和太后站在高高的船头,兴奋的柴宗训学着符后的样子举起右手向沿岸的将士及百姓致意。

    随行的王溥等官员也都站在船舷向岸上众人致意

    雁儿她们则穿戴迷彩装和迷彩头盔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警惕的注视着周边。

    尽管众臣说不合规矩,但为了突出“符太后”亲征的形象,专门赶制了几面“符”字大旗,和桅杆上的龙旗并列在一起,在寒风中飘扬。

    原本在营中等候新皇登基的众军士从宫中归来的中下级军官口中得知兵变被平息感到迷惑不解,这可是八万大军啊,城中的几万将士不都在石(石守信)王(王审琦)等将军的控制之下吗?怎么说平息就被平息了呢?

    这不科学!

    符太后亲自平息了兵变?而且还要亲征北汉、收复晋阳?

    符太后是谁?她是符老将军之女,将门虎女,有可能。

    现在看到身着金色盔甲、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符太后不由得你不信——兵变真的被平息,幼帝、太后真的要亲征。赵点检亲自带领的八万禁军精锐进行的兵变被太后平息了,平息的无声无息,就跟没有生过一样。

    谁说“主少国疑”?有这样的太后在虽主少谁敢说国疑?虽说太后下旨说回城将士不算作叛军,可自己明明已经身陷其中参与兵变,难道要秋后算账?但各级军官信誓旦旦说兵变一案已结,绝不再行追究,要大家齐心协力,争取立功才是正道。

    林岩他们及物资所乘的两条船跟在龙船和众大臣所乘船只的后边,两个由无缝钢管制作的射架也在出前秘密固定在后甲板,并用迷彩布包裹伪装。

    肃州方面几个月前经过热轧、冷拔等无数次试验,终于制作出一批十公分口径、长两米的无缝钢管,虽说耐压还不及后世的产品质量,但作为两响炮的射管(轨道)已经足够。他们用一米长的钢管赶制出一批马鞍形射架已经在年前运送到石门镇营地,比原先的水泥墩更加轻巧方便,几个士兵从马鞍上卸下稍加固定即可射。

    这次行动他们携带了两个射架,秦化准备的弹药很充足,足以应付任何可能生的意外情况。但行动比计划顺利的多,原想赵匡胤那些死党会负隅顽抗,皇宫内虽然施展不开,但也做好宫内及“巷战”的各种准备,没想到此次行动顺利的几乎不可思议,实际弹药消耗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林岩在电文中抱怨赵一方,说他们不该向张煦等人泄露秘密,万一他们跟赵匡胤有勾结的话行动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团灭。

    回电说大家对秦化有信心,秦化的计划中就有万一意外从皇宫突围的详细方案,早已做好“狼狈逃窜”的准备。说张赞等人是柴荣的铁杆侍卫,经过在嘉峪关营地洗脑回到朝中对你们有帮助,他们这些护卫你们能用的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