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9章 两派争斗-《伪装之王》


    第(2/3)页

    阎锡山闻讯,大为惊恐,急调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立二旅驰援中阳;电令驻守隰县的2o3旅增援石楼。

    2月25日,当独二旅进至中阳县关上村、刘家坪时,陷入红1军团的包围圈中。

    经过一夜激战,号称“满天飞”的阎锡山独二旅三千余人全部被歼。

    晋军增援石楼的2o3旅一营,也在隰县西北的蓬门,遭到红15军团迎头痛击,敌营长以下官兵二百余人当场被俘。

    关上、蓬门大捷,红军击溃了晋军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碍地带,取得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地位,红军两大主力在大麦郊地区会师。

    随后,红军领导人也随同作战部队到达,指挥红军主力,准备东进兑九峪,穿过同蒲路,开赴河北抗日前线。

    为遏止红军大举东进的势头,阎锡山急调两个纵队共8个旅的兵力,集结于汾阳、孝义、隰县地区,准备在孝义以西的兑九峪地区与红军主力决战。

    同时,阎锡山又严令同蒲路沿线晋军加强防守,日夜巡逻,将东征红军围堵于同蒲路以西的吕梁山区。

    ……

    就在红军东征,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时,日本国内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936年2月25日,日本东京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洁白的雪将会被鲜血染红!

    有人冒雪向警方告密:“驻扎在东京,即将调往中国东北的6军第一师团一些青年军官们,将要动叛乱,刺杀内阁要员。”

    日本当局十分紧张,草木皆兵。

    相官邸的门窗用钢条加固,并安装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

    消息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日本国内,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日本6军少壮派军官们,迫切要求建立军事独裁,他们主张动政变,刺杀内阁大臣以达到这个目的,这批人被称作“皇道派”。

    “统制派”,是以被暗杀了的永田铁山为核心,他们主张在军部的统治下,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进行平稳缓进的国家改革。

    统制派提出,内阁应加强对军队的统治。

    那么日本的“统制派”和“皇道派”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