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彩头-《神话明朝》
第(3/3)页
至于棋字天赋,他觉得完全可以在后续的修炼中自行领悟。
抱着这样的想法,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比如,一副围棋。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卫龙欣然应下赌约。
他指着宝图上的岛屿,阐述自己的思路。
“古时候,这里是夷州,现在叫琉求。”
“它孤悬于海外,不与6地接壤,却又紧邻大6,天生就是大本营,起码是前期的大本营。”
“想必大家都知道,攻打清国是长期的战争,很可能绵延上百年,就像元国攻打我们明国一样,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灭亡对方,结束战争。”
“所以,不必急于一时,也不能仓促行事,应该步步为营,徐徐图之。”
“众所周知,海域辽阔,难以逾越,乃是最好的天险。那么,一座岛屿就是必然的选择。”
“之所以选在琉求,而不选琼州岛,不是因为头脑热,而是该岛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一,它不是小岛,而是大岛,物产丰富,人丁无数,足以展壮大。”
“其二,根据道家守藏室的文献记载,岛上拥有大量的红桧,高度接近两百丈,株径十丈有余,乃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优良船材。也就是说,造船不是问题,运输不是问题,反攻也不是问题。”
“其三,陛下曾经执行‘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英明策略,最终缔造大明国。珠玉在前,自当效仿。具体地说,就是招募土人、训练成军、积蓄力量,最终占领清国的沿海城池,抢夺物产,反哺本土……”
卫龙说了很多原因,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刚才灵光一闪,想到的历史人物,名叫郑成功,那才是反清复明的核心,才是选定琉求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无论如何也不能提及郑成功,哪怕一个字也不行,否则,就是未卜先知,就会暴露穿越的事实。
要知道,〖和氏璧〗核算明朝的延续时间,只到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的那一天。
从那以后,虽然还有南明的抵抗,却不被〖和氏璧〗承认,朱元璋无法通过镇国神器的内部记载,洞察明末清初的历史。充其量,只能寻找转世重生的名人,从他们的描述中了解情况。
比如,朱雨铃曾经提到的顾炎武,就被朱元璋找到,最终成为天工院的一名“研师”,专门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
所以,朱元璋可能知道郑成功,也可能不知道。
同时,卫龙知道郑成功,却不能明确显露,就连含糊其词都不行。
庆幸的是,卫龙刚才的陈述,内容详尽,脉络清晰,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已经够用了。
这不,王振主动认输了。
“新科榜果然是李白第二,咱家自愧不如也!俗话说,愿赌服输,这枚星棋属于你了!”
卫龙一点也不客气,乐滋滋地收起一枚星棋,珍而视之,放进百宝囊,意味着迈出阵师修行的第一步。
其实,星棋固然珍贵,却不是最大的收获。
无论如何,也不如王振的心态变化和阵营转换,更不如朱元璋刘伯温的赏识,甚至还不如朱允炆的和善笑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