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山谷农场-《论狗头人如何种田》
第(2/3)页
其实也没什么好纠结的,粮食问题,性命攸关不容有失!但铁矿与硫磺的意义就没那么大了,多点当然好,少点也能凑合。
“秋收太重要了不解释,还是蹲地下城吧!”
大概这个世界就是那么邪门,有刘井田亲自坐镇,狗头人的农业就没那么多意外了。
山谷里被搞了这么多轮的物种大灭绝,已经没了野兽哭着喊着往防线上撞了,狗头人现在的精力都在放在造水车、上夜校补习功课上面。
现在,狗头主要是用脚踏式的龙骨水车提水灌溉,这种简易的东西,沿着河边摆上一大排。
靠它伺候几平方公里的农田,倒也勉强够用,但是这玩意提水高度通常只有一两米,灌溉高处的梯田是别想了。不得不在每一级的梯田上,都摆上一排水车。
毁人不倦的刘井田觉得,下雨天打媳妇——闲着也是闲着,是时候攀一拨科技树了!
“蒸汽机提水?好像不是时候吧?狗头人还没普及教育,而且也太废铁了……那就弄些水车风车吧,还能搞些畜力的出来……”
又是一轮折腾……
水力水车比较好造,哪怕是水轮直径高达十几米的那种,也不过是结构设计上多加做强的问题。问题是,只有河边能利用上水力,不够普世啊。
风力的也难不到哪里去,狗头人连帆船都能造,更不会被这玩意难住。没花几天功夫,就弄明白了中国古代的立式风车原理。可惜,这座山谷里风力不大,聊胜于无吧。
即便如此,两种风车的投入使用,还是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狗头人不用没日没夜的踩水轮了。而且,将来需要‘动力’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粮食加工、切割木材、为钢铁厂鼓风、为车床提供动力,等等等等……
刘井田这才意识到,自己险些把一条重要的科技线给忘了!
“机床、动力、传动轴、齿轮组、变箱……这条科技线略高大上啊!好么,今后有的忙了,话说,珍妮纺纱机是啥原理来着?要不要干脆把蒸汽机也鼓捣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