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金陵城内(1)-《抗日之特工组》


    第(2/3)页

    “不忙。我还不饿。???

    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在日本参谋本部据松井石根的要求,日军参谋本部下达大6令第八号:“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都南京”。其后,日军占领镇江、句容、溧水等地,并突破南京外围及复廓防御阵地,兵力直逼南京城垣,蒋随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指挥8.1万**抵抗作战。

    12月4日,在句容以东4o里的地方,日军便衣侦察队与**前哨部队生了短暂的交火,南京作战外围战从此开始。12月5日,日军与**第66军生交战,12月7日,日军兵临南京城下。松井石根派飞机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

    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很快日军就突破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12月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企图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日军投放传单的用意是为了引起城内百姓的恐慌,看到这些传单的不只是守城部队,还有执意留在城内的平民。“先生们,日军即将攻城,出于人道主义,我认为是时候了。”在拉贝位于小粉桥1号的住所内,十几位西方人正聚集在一起,此刻说话的正是拉贝。

    “先生们,战争是残酷的,城里的中国平民却是无辜的。我愿意把现在的住所设置成收容所,专门收容和救护那些在战火中受伤或是失去家的中国平民。”拉贝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还提议干脆就在广州路建立安全区,并用悬挂德国国旗的方式来作为对日军的警示。

    12月1o日,日军见守城的中中国队拒绝投降,随即调集重兵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三峰等阵地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南京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卫戍司令部急令第83军的第156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66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

    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1o3师及第112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当夜,第156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雨花台方面,日军2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只能退守第二线阵地。

    当晚,日军第18师团占领了芜湖,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队阵地,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惟其右翼部队攻占了第2军团防守的杨坊山、银孔山阵地,进至尧化门附近。日“上海派遣军”为使其第16师团进攻容易及适时切断守军的东退道路,又从正在镇江等船渡江的第13师团中调山田支队,从第16师团右翼加入战斗,向乌龙山、幕府山炮台进攻。

    日军第1o军的第114师团及第6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第88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日军第114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88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日军第6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在上新河击退宪兵教导2团的1个营,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日军国崎支队在当涂北慈湖附近渡过长江,沿西岸北进,向浦口运动。占领芜湖的日军第18师团因转用于杭州方面,不再参加进攻南京的作战。

    12月12日,从拂晓开始,日军的飞机大炮密集向各城门集中轰炸,城墙四周房屋倒塌,城墙洞开。战至中午12点,雨花台被日军占领,紫金山第二峰沦陷,中华门和中山门相继被日军突破。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部队的抵抗就此瓦解。是日,日军第六师团先头部队长谷川部队在南京中华门外准备总攻击的一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