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下山-《位面转生》


    第(2/3)页

    这位僧人慈眉善目,年约五旬,方皓泽走进云水堂的时候,他正端坐位置,念着《金刚经》。

    眼见云水堂中来了一个小沙弥,明情法师站了起来,做了一个佛礼道:“不知这位小和尚,来我云水堂有何贵干?”

    其实,来云水堂一般没有别的事情,只有本寺僧人要外出的时候,才过来报备一下。所以明情法师,也算是明知故问而已。

    “明情法师有礼了,小僧乃是新任典座明悟法师身边随侍小沙弥,正要向法师报个备。准备出寺到镇上一趟,我们大寮斋堂中,有些事务要与镇上的米行商量。”

    方皓泽恭敬说着,寺庙管理也是一个大学问,里面组织严密,断断不会出现僧人随意离寺的情况。否则,这清福寺一百多僧人,居然还能随意进出,那就是乱套了。

    听了方皓泽的解释,明情上下将他打量了一番,随后又转身,从身后的一个书柜中取了一个本子,递给方皓泽。

    “那你将法名记下,就可以出去了,天黑入夜前,务必要赶回寺中。否则,我云水堂的僧值可不是摆设。”

    僧值并不是专设职务,而是由僧众轮流值班,主要职责是管理检查僧众,相当于纠察。

    不过明情也就是口头告知一下,似这般年岁,一般很少有僧众脱寺不回的。寺庙对僧人来说,既是工作单位,更是家,云游僧人即便出门,也都要客堂开具说明的。

    方皓泽自然连连点头,一边在那本子上一笔一划将法名记下:“多谢法师了,镇子不远,我申时末估计就能赶回。”

    下午三点到五点,是为申时,此时才是四点左右,申时末还不到五点。方皓泽估摸着一个小时,足够自己来回镇上了。

    毕竟清福寺不偏远,若不是因为交通便利、又靠近陪都金陵,哪会有如此旺盛香火。

    芙蓉镇可谓金陵的西北门户,弋江河穿镇而过,水运达。是来往金陵货物流通之地。清福寺的一应商品,都从这镇子上采购。

    一路穿过山门殿,来到山门外,方皓泽不多时,就来到了寺外通向芙蓉镇的大路上。

    这身体的原主人,祖居金陵,两年前家中遭逢大变,金陵城中的祖宅自然被抄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