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流民归乡-《三国之霸主吕布》


    第(1/3)页

    张辽护送卫觊离开河东五天之后,杨奉就组织人手开始分批的将安邑和闻喜之间被裁汰的部属送回西河郡。『笔  Ω趣  阁Ww』W.  biqUwU.Cc

    三万人不是一个小数目,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老弱和妇孺,如果乱哄哄、一窝蜂似的上路,肯定会出问题,甚至会引起沿途所过之地的恐慌和混乱。

    杨奉按照张辽的建议,把这三万人按照不同的县籍和乡籍,分成了几十个千人左右的队伍,然后按照路程远近不同,分拨分拨的送走。

    流民当中,归乡路途最远的要数皋狼一带的,因此也是最先被杨奉送走。为了打消这些人的顾虑,杨奉告诉这些人,他们回到西河之后,天策府会给他们分田地,盖房舍,总之不会对他们不管不问。

    杨奉其实不知道吕布会怎么安置这些人,但为了尽快把这个包袱甩开,也是豁出去的给天策上将吕布头上戴高帽子,尽量的把吕布说成爱民如子的好官。

    从安邑至皋狼,有六百多里的路途,这样的距离对于一支部队而言,都算得上长途行军,对于流民而言,那就更加的不容易。

    幸好吕布在河东留了一份人情,河东太守王邑对于西河流民返乡之事非常重视,不仅在沿途设置了专门的向导,还在路边搭建了一些草棚和粥场,供路过的流民临时休憩,喝水和吃粥。

    吕布接到张辽的急报之后,也非常重视这三万西河百姓的回流,他派出了陈宫这样得力的属下,带着两千士兵和驮马前往永安迎接。驮马的背上都装着粮食,以便陈宫随时可以接济平安返回西河的老百姓。

    杨奉是因为自己缺粮才把这三万人弄走的,所以吕布根本不会指望这些人在回到西河时还能带回来一些粮食。他们只要不被饿死在道路中,就已经是杨奉和王邑共同为西河立下了一份大功劳。

    陈宫抵达永安时,第一拨的流民还未到来,他便抽空到永安附近的乡村里面转了一圈,看看永安附近田地恢复耕种的情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