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知晓往事-《一世永宁》


    第(2/3)页

    “娘,还没吃饭吧?这盘糕点你先垫垫肚子,我去给你们做饭去。”月娘听见王婶肚子咕咕叫了几声,方才意识到双亲可能还没用晚饭,忙立起身要去为他们张罗晚饭。

    王婶摆了摆手,惆怅道,“好闺女,不用了,娘吃不下啊。”

    “婶儿,身体重要。”刘槿劝慰道。

    然而,王婶依旧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刘槿索性也不再多言,直接随了月娘去了厨房,帮着二老准备吃食。

    “槿儿,你知道我娘为什么这么悲伤吗?”半路上凝望着逐渐凋零的些许花瓣,月娘满面惆怅。

    “地种久了也会有感情吧。”刘槿猜测。

    前世她爷爷奶奶就是如此,即使后来刘父刘母在城市里站住脚安了家,爷爷奶奶依旧不愿离开故土,执意种田为生。

    然而月娘却摇了摇头,“不止如此。”

    “其实,除了月轩我还有一个妹妹,叫做月圆。七八年前,咱们这里也曾出现过一次蝗灾,蝗虫过境,颗粒无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两年,并且祸不单行,这一两年间一滴雨都没有。当时咱们村也就只有莫村长家还能吃到饭食。我们只有挖野菜,采山蘑,一直到山头都被我们挖了个秃。村里所有孩子都饿的面黄肌瘦,特别是我当时才一岁的妹子圆圆,整天整夜的饿的哇哇直叫,一直到没有力气再叫。”

    月娘抹了抹眼泪,继续倾述道,“村里这个时候死去的小孩子不在少数,听娘说别的村子也大概如此。”

    “皇上没有下救济粮吗?”刘槿疑惑。

    “当时还是先皇在位,救济粮听说也有,但是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盼了一年多却依旧没有看到一粒米。”虽然议论皇家是为不敬,但记忆里的悲伤一旦涌出却再也收不住,月娘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口。

    边走边说,此刻两人已经快要到了厨房门口,月娘望着后厨中橘黄色的烛光,内心不由得一暖,“当时,圆圆去世后爹娘把好不容易弄来的吃食都分给我和月轩吃,他们都是啃着树皮。好在,熬过去了,最后据说是当年年仅十二岁的晋王爷出宫暗访时现了官员贪污徇私,奏明了圣上,又重新选派了钦差大臣督查着放粮救济。”

    说到这里月娘满脸感激,“晋王爷真是个好人哪,没有他我们一家或许熬不过蝗灾过去。”

    “嗯!晋王是个好人。”刘槿展颜一笑,跟着夸赞道,满心满眼全是为他的自豪。

    然而月娘却误以为是刘槿小时候呆过的村子也受到了晋王的恩惠,大家口口相传,她也记了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