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对擂-《战斗在甲午年》
第(2/3)页
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记者霍恩比,尖锐的说道:“所以对于东洋一再如此蔑视帝国的警告,帝国就得屈辱的容忍?这种情况假如任其发展下去,日不落帝国就会连锁的受到世界各地卑微小势力的无礼挑衅!”
这个帽子可真够大的,听得欧格衲,宝士德都有些变色。
假如这个令人讨厌的家伙真的这么写,国内会如何的评价自己在东亚的成绩?
“霍恩比先生,想来您误解了我的意思,对于东洋的这种冲动不礼貌的行为,帝国当然会做出应有的反应。”
“‘不礼貌’么?呵呵,那就是继续警告?”
霍恩比微笑着,然而话语锋利的望着欧格衲:“我会在报纸上,把这句话加上去。”
“清日军队在旅顺的对持,还有北洋舰队刚刚击沉一艘东洋的舰艇,包括这次还有上两次的山海关战役,都说明了大清依然拥有不俗的武力;这个时候和谈,东洋很可能拿不到足够多的东西。”
宝士德耐心的给霍恩比解释:“公使之所以下令和谈,让日军止步山海,就是先让清日谈判,确定大清现在的底线,并不是就真的打算立即完全的结束这场战争。”
听到宝士德的话,霍恩比才算明白过来,然而他立即发现话题被这帮狡猾的大使给带偏了。
霍恩比立即把话题带了回来:“然而东洋依然是罔顾帝国命令,进攻山海关?”
欧格衲笑着说道:“不是进攻山海关,是关外,日军在打擦边球而已;不过我已经发电给金伯利外长,他会做出最准确的决断。”
“从平壤见到大清的那支新军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帝国的这种做法对不对?这个四亿人口,幅员万里的国度,一旦真正觉醒,是何等的恐怖?将会完全的改写世界格局!更重要的是,假如崛起无可阻挡,就绝对不能先主动的结下仇敌。”
英国炮兵司主事蒲雷中校,一脸凝重的说道:“先生们不要忘了‘黄祸论’!”
“所以帝国才绝不容忍沙俄吞并大清,也不会容许东洋打垮大清朝廷;只有让大清继续内耗下去,清廷继续实施愚民政策统治大清,才是符合帝国的利益。”
欧格衲很认真的说道:“这场清日战争,帝国有一个目的和一个底线:目的就是用朝鲜,大清东北的领土,大清的战争赔款,来扶持东洋对抗沙俄,底线就是一定要保证大清朝廷统治的完整性;至于其中的各种细节,方式,手段,都不成任何的问题。”
“我认为中校您过虑了;”
看到众人都望了过来,津门领事馆上尉武官戴德生说道:“一个四亿人的国度,有一些不凡的人物也是很正常的,然而毕竟是罕见的少数,根本不可能有能力真正的振兴一个如此大的民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