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子温润如玉-《战斗在甲午年》
第(2/3)页
虽然何长缨已经准备这次把第一期的新军带走,可是五百条枪对于已经过一千二百人的二三期新军,显然远远不够。
这次何长缨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压榨张士珩,搞到新军训练营紧缺的枪支和子弹。
不过何长缨也有了一些心里准备,知道估计也弄不了多少,只能先维持着使。
战争起始,大清各地的大员都是咋咋呼呼的陈条,奏章不断,一个个慷慨激昂的指点江山。
告诉李鸿章,仗应该怎么打,就能只手灭东洋。
然而除了两广李翰章运来的两千条毛瑟枪,其余这些爱国忧国的封疆大吏们,却都是敝帚自珍,一毛不拔。
北洋购买的西洋军火,此时都在途中,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现在津京,辽东,鲁东半岛,都在拼命的招兵。
鲁东新任巡抚李秉衡,正在着手把鲁东47营12ooo余兵力,扩编成满编的6o营3oooo余人。
这18ooo条步枪和上百万子弹的缺口,全部都压在了北洋军械局的身上。
不久马车来到醉春风酒楼外面,何长缨走下马车,才现门外停满了车辆。
总督府衙标识的,海关道标识的,北洋水师标识的——
“大人,李大人在三楼牡丹苑,众大人们都等着您。”
李经方的亲兵头子程冠德,连忙满脸堆笑的过来迎接。
何长缨看到这小子现在已经是五品守备的水晶顶子,笑着说道:“不错呀,升官了。”
“全仗大人打得大胜仗,让小的们也蹭了光彩。”
程冠德这句话,倒是真心话,不是洞仙岭大捷的献俘,他和洪家定怎么可能水涨船高的升官财。
何长缨走进酒楼,热闹的一楼大厅顿时寂静下来,各位大人们的亲兵手下都望着何长缨,一脸的佩服。
这位爷,就是北洋近年来除35岁的袁世凯之外,最拔尖儿的人物。
能写书,能打仗,能揍洋人,也能放下身段和一个街头混子对打,一棍子砸断了那个混星子的大腿。
一句话,就两个字:牛比!
何长缨走上三楼,依然是第一次那个牡丹苑,不过这次里面没有风尘女子作陪,却坐了一屋子的大老爷们。
李经方,张士珩,张佩纶,盛怀宣,唐绍仪,这几个都是脸熟的。
而袁世凯,罗丰禄,伍廷芳,郑观应,何长缨则是第一次见面。
可以说在这间房间里,北洋系此时在津门的中青代的中坚人物,齐聚一堂。
“何参将!”
看到何长缨推门走进来,一屋子的文臣武将们,纷纷面带笑容的站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