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武装力量督察部-《汉家铁蹄》


    第(2/3)页

    可是谭峰却回答:“徐奇峰,你认为过去的那些监军,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最大的问题在哪?过去的监军制度,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不能够主动团结?”

    徐奇峰摇头,显然不太明白这个那问题,他过去是蒙古牧奴,虽然后来恶补了不少文化,可是却并没有能够有多少的高深知识。虽然徐奇峰明白监军容易耽误事情,可是具体为什么这个也就不动了。

    那些别的汪家的参谋也是关切的目光看着谭峰,因为他们过去其实都是文官,都是秀才举人,关于监军制度是一个历史无法绕过的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他们想要看看谭峰如何解决。

    “造成监军制度的崩溃,其实主要有几种。第一种武官监军,这样的武官监军容易造成自家人监督自家人,用处不大,只是临时用用而已。第二种文官监军,文官监军他们的重心其实实在朝廷,这样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把战争过分的政治化,这样会把军事战争当做了朝堂斗争的一个环节,最后把军队当做了斗争工具,瞎指挥就造成了问题。”

    “至于另一种情况,也就是文官利用军队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用来要挟朝廷中枢,甚至是皇帝。”

    “第三种情况,也就是宦官监军,不过宦官监军意义不大,不过是皇权衰落时候一个不得已的办法。这种方法其实已经证明了皇权衰落。”

    谭峰接下来介绍最关键一点:“最关键一点,那也就是权责不明,这个才是最致命的。这个权责不明,就容易出现了有了好处双方抢功劳,可是一旦有了坏处,双方推诿责任。再加上上司出于打压武将的想法,往往无原则的偏袒文官和宦官,打压武将,这样是最大的问题。“

    谭峰非常清楚后世的政治委员制度的最大特点,它比起过去的监军制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也就是关于监军的定位和权力责任,划分非常明确。这个才是后世政治委员制度能够长存而没有出现问题的最大基础,而古代没有这个特点。

    古代是不折不扣的人治社会,监军的权力非常的笼统,完全是可大可小。这个也是根古代那些为了控制武官来制定的,这个古代的监军的设立目的是为了控制武将维持统治。可是后世的政委制度是让军队更健康的展,这两者虽然看起来手段差不多,可是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你们没有看到吗?我设立的这个督察专员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权力责任明确。先你们看,这个督察专员虽然有否决军事计划的权力,可是却同样是受到限制的。这个虽然有最终决定权,可是却没有亲自参与制定的权力。也就是说必须要等到武官主动制定计划,他才能够决定是否同意,可是他却没有能亲自参与制定的权力,避免他滥用督察专员的权力。”

    “还有,关于军事失败的惩罚。其中有一个最严格的,那也就是同一个单位的督察专员和相关的军官,是一起立功一起惩罚的。如果打了败仗,两个人一起受罚,如果立功了必然会一起获得记功。这样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虽然表面上看分开了,可是却依然还是藕断丝连,让他们任何一方都不敢过分了。这样纠正了过去无原则偏袒监军,打压武官的弊病。”

    “最后,这个督察专员也是武官,也是有军衔的武官。并非是文管和宦官,所以也是武将自己人。当然,具体升迁的时候,可以有另一条路线。那也就是专门走督察路线,可以从连级的督察专员开始,然后在各级部队里面设立武装力量督察部,设立督察长一名,和司令部的参谋长平级。督察长接受督察专员的领导,督察长下属又是若干的部门督察,地位也就是跟参谋一样。我也就是另外开辟一条路线,这样其实这些督察专员名义上是上头派下去的,可是事实上却又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当地官兵并不陌生,和那些空降下去的监军好多了。”

    谭峰接撒红了这个关于督察专员的职责,几乎是模仿后世政委的职责了,除了不具备政委的少部分权力,其他的基本上也都具备了。并且政委制度的优点他也具备,那也就是权力责任明确,并且把这些督察专员的前途和命运是跟军事长官互相绑在一起的,立功一起奖励,失败一起承担责任,这样双方都不可能太过分,纠正过去的无原则偏袒监军的恶习。

    当这份命令下达了下去之后,很多军官也是喜忧参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