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桃梨论战之第二弹-《孺子春秋》


    第(2/3)页

    吕荼道:“幼时,荼曾经听孔夫子和老国老在杏坛下辩论(详情参见第019章),孔夫子言:论道的极致是世间人情冷暖与百姓的柴米油盐”

    “可是荼却认为那不是道的极致而是术的极致,哦,确却的说是人术的极致”

    “所以公子将来成不了圣人,只能成为尘世的明君”尹喜突然喟然长叹。

    吕荼听罢沉默,世人们都说自己是圣人转世,可是他们注定是失望了,自己因为有太多太多生前的注定和所遇的注定,这些注定都逼迫着自己走向卑劣,走向那个所谓的明君。

    每个人无论承认与否,身体里都有一个奴性,这个奴性影响着你走向晦暗的人生。

    不要说是对方的武力把你驯化成奴隶,你为了活命不得已,这只是找了个虚伪的借口,就像是说黑马不是马一样。

    “公子,修道修术其实都是漫长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人一点一点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到处是困苦荆棘,你忍受得了吗,能坚持得了吗?”尹喜见吕荼发呆似乎在想什么,于是又道。

    “人心肉长,遇到荆棘困苦自然会痛会退缩,然而跬步不积累无以到达千里,小流不积累无以汇成江海…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起涟漪!”

    “荼相信只要一点一点的去做去忍受,为了理想像那夸父追逐太阳一样,在身体还能动的那最后一刻也不要放弃,我相信只要理想不死,我就能坚持下去”

    见吕荼神情坚毅,尹喜很是动容。

    “先生,道和人的关系是什么?”

    “人可以含道,但道不是人!人应道而生,故是道的一部分,人可以得道。”

    “如何得道?”

    “两个字,顺与清”

    (先秦十大圣人里,尹喜贵清,非杜撰)

    ……

    “先生之道和老国老,老莱子之道有什么区别?”

    “夫子言道为一为二为三,老莱子之道讲一讲五,我之道说三说四说三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