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括田有余波-《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但是,到了这一辈的家主王思礼的身上就不行了。智不智的暂且不提,王思礼勇的程度太差了,先天体弱多病,比之一般的府兵也大大不如。
王思礼索性也不再参军,靠着祖上积攒的巨大财富,在瑞陵城买房子置地,做了一个富家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朝廷一声令下,开始括田括户。不错,王家算本地人,但是,他们家之前买的大部分土地,是登记在官府的名册上的荒地。
这时候就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这些地登记在册,以后照章纳税。另外一个,就是官府将土地收回,无偿地分给没有土地的流民、
王家当然想选第一条,但是,瑞陵县令凌冬革,却要王家选第二条。
当然了,这只是个名义。把田地无偿地收回来了,到底是分给真的“流民”,还是假的“流民”,那还不就在于冷大老爷一句话吗?
虽然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但王家也是有背景的人,当然不干了。双方发动背后的势力,大斗了一场。
结果,王家失算了,凌家的真正靠山,并非表面上的秦州刺史,而是武惠妃,准确地说,是武惠妃身边的大太监楚天白。
王家在朔方军再有人脉,面对楚大太监也就不够看了,最后,户部下了公文,王家的一应田地尽皆征收。
双方既然撕破了脸了,凌冬革自然也就没了见好就收的打算。朝廷叫停括田令,他也没有停止对付王家的步伐。
凌冬革声称,王家原本姓高,乃高句丽的王族,和高仙芝同出一脉。这二者之间能说全无关系?高仙芝重投了越王崔耕,说不定王家也做了崔耕的间谍。
凌冬革牧守一方,当然得为朝廷尽职尽责,找出这大间谍的罪证,将其绳之以法。
所以,他准备五日后,调集人马,前去搜查王家,务必人赃并获。
之所以不马上搜查,当然不是凌冬革好心,要给王家准备的时间。而是王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中养了数百高句丽的退役悍卒。以瑞陵县衙的实力,根本就拿不下来,他得从秦州调府兵前来,并且召集乡勇助战,才有一定的把握。
王家是有根脚的,凌冬革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了人。
再者,凌冬革也没想瞒着王家。
他的目的不打算逼反王家,把王家抄家灭族么?让他们自己承受不了压力造反,不比栽赃陷害强得多?
所以,这几日,县衙内戒备森严,唯恐王家突然发难,攻打县衙。
王家同样是神经紧绷道极点,谁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被逼着造反了,还是准备尽一切可能,不让凌冬革栽赃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