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小鬼真难缠-《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三十三、二十三、十九岁!”

    “有何特长?”

    “三藏经文皆通,精擅密宗法门,还……”

    “行了,这是你们的。”

    说着话,那人将三个腰牌递了过来,道:“你们道拿着这三个腰牌,去金秋馆,可享受“荒”字号待遇。”

    纳尼?怎么一下子把我们支到什么“金秋馆”去了?

    崔耕赶紧解释,道:“这位先生,您是不是搞错了?我们不是来金秋馆的,是来见公主的。”

    “我知道你们是来见公主的。”那人摆了摆手道:“哪天公主得闲,会见你的。对了,你有准备好的行卷没有?”

    “行卷?”

    崔耕听了这话,这才恍然大悟。

    现在朝廷对科举考试越发看重,但是,考试是不糊名的,各达官贵人都可明里暗里的插手。于是乎,各路仕子们在考前,就拼命地将自己的诗文向达官贵人投递。以求被某位贵人相中,飞黄腾达。

    现在李隆基的兄弟们都“落水而亡”了,那最尊贵的贵人,可不就是只剩下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了吗?相较起来,玉真公主比金仙要更尊贵一步,毕竟人家和李隆基非但同父,而且同母。

    但是,玉真公主身怀有孕,马上就要生了,又哪有空理会这些士子们

    所以,造就了玉真观前门庭若市,而又毫不动弹的景象。

    但是,明白归明白,该怎么解决问题,见到公主呢?自己的身份又见不得光。

    崔耕想了一下,道:“贫僧虽不是行卷的,但确实有两句对联要献给公主,请借笔墨一用。”

    “哼,连首诗都写不出来,只能拿对联凑数。你这和尚想见公主啊,简直是痴心妄想。”

    那人一边嘟囔着,一边将一张纸和一支笔递了过来。

    崔耕刷刷点点,笔走龙蛇,写下了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更为无。落款是:岭南道广州法性寺宝光和尚。

    他暗暗琢磨,这对联暗示的是“假戏真做”,再加上特地注明的“岭南道”,以玉真公主的聪明,就应该明白是自己到了。

    可是有一节,行卷之人如过江之鲫,玉真公主真能看到这副对联?

    面对崔耕的狗爬字儿,那帐房先生揶揄了几句后,摆了摆手,道:“行了,去金秋馆混饭吃。”

    “不对啊。”崔耕心中一动,指着自己身后之人,道:“既然公主不见客,为何这些人在这这儿等着?”

    “你说他们啊。这些人是不死心,在这等着公主召见呢。万一公主想找写士子唱和,这些人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