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很显然,此事过后,张守珪和郭子仪定然在朝廷这边身居高位,自己的挖墙脚大计,已经完全失败。

    当然,不管郭子仪和张守珪怎么误会崔耕吧,他们总不会直接把话挑破,令崔耕难堪。

    于是乎,二人将一顶顶“高风亮节”“不慕富贵”“国士无双”……的高帽子,如同不要钱一般,冲着崔耕的丢了过来。

    崔耕尴尬之极,功夫不大,以“不胜酒力”为借口告辞,准备回自己的帐~篷内休息。

    可正在这时——

    “报!”

    一名军士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帐内,气不接下气儿地道:“钦……钦使,朝廷派的钦使到了,两位将军快快迎接吧。”

    大家战场拼杀,还不是求个封妻荫子吗?郭子仪和张守珪同时想到:很好,这是朝廷要论功行赏了。

    当即,给了崔耕一个歉意的眼神,随着那军士走了出去。

    此时一名等身材,国字脸,四五十岁的官员,带着五十名甲士来到了帐外。

    张守珪还真认识此人,微微一抱拳,道:“这不是杜将军么?想不到今日竟是您来传旨!”

    然后,又扭头对郭子仪道:“某来引荐一下,这位是左监门兼杜宾客。杜将军,这位是刚刚立下大功的郭子仪。”

    郭子仪听说过杜宾客。

    当初薛讷进击契丹,不光是崔日用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位杜宾客杜将军也向朝廷表,提出了反对意见。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崔日用不归薛讷管,可以畅所欲言,而杜宾客却整好是薛讷的直属部下。敢打自己顶头司的小报告,这位的胆子真是相当不小。、

    后来薛讷丧师十万,没法儿对朝廷交代,很是没节操地向朝廷弹劾了几个麾下大将,说是他们贻误战机,才致使自己有今日此败。李隆基一怒之下,将这几位都砍了脑袋。

    唯有杜宾客因为提前书不看好此战,薛讷没法子弹劾他,才幸免于难。

    所以,时人都认为杜宾客智勇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