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冯朴调令来-《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他心中暗骂道,冯朴你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唐刺史也背叛革命了?也跟武良驹搅合在一起了?

    事实就摆在眼前嘛!崔耕猜度,肯定是武良驹觉得单派一个严方来诓骗自己不够保险,所以又让冯朴给他背书,力求将计划做得圆满逼真。

    他委实不敢置信冯朴也会和武良驹暗中勾结来坑自己,但奈何眼前的侍卫队正王良就站在自己眼前,只有冯朴才能差使得动的亲信。

    他暗暗警告自己越到此时越要冷静,然后微微一抱拳,道:“王队正,不是本官抗命不尊,拒绝冯刺史的军令,实在是现在泉州港口正遭海寇的围攻,分~身不及啊!还请你如实回禀刺史大人。”

    说着话,就从袖兜中掏出一锭金锞子递了过去。

    王良既不敢接金子,而是苦着脸说道:“崔长史,您就别难为卑职了。下官看您这里,也没什么海寇啊。刺史大人相召你率部回援,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哎呦呵,还挺能演戏的!”

    封常清“苍啷”一声,把腰刀抽出来了,瓮声瓮气地道:“怎么没有海寇?你看这把刀是不是海寇的?嗯?”

    那刀在脸旁不断比划,凉飕飕**,可把王良吓得不轻。

    封常清虽来折冲府不久,跟在崔耕身边的日子更不算长,但已经是凶名在外!

    王良身为刺史府侍卫,又怎会不知?

    “封兄弟,莫冲动,小心点,刀剑无眼啊!”

    他小心翼翼地用手轻挪开贴在脸颊的腰刀,说道:“好好好,卑职一定会如实禀报冯刺史,向刺史大人禀明崔长史的难处。”

    “这还差不多。”封常清收刀归鞘,摆了摆手,道:“滚吧!”

    是非之地不敢久留,王良赶紧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一旁的宋根海见状,不免有些担心道:“大人,接下来可怎么办啊?您现在抗了冯刺史的命,万一他日后追究起来,终归是个麻烦。”

    崔耕深吸了一口气,道:“不管他,先把这伙海寇抓住再说。要不然,咱们连今天这关就过不去。至于以后……你放心,要是冯刺史怪罪下来,都由本官一人承担,绝对连累不到你们的身上。”

    宋根海的小心思再次被崔耕无情戳穿,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卑职不是那个意思……”

    “怂祸!你就是那个意思!”封常清不满地道:“怕什么?咱们有这平匪之功在手,冯朴老儿还能颠倒黑白不成?我们不追究他谎报军情就算不错了,他敢找咱们的麻烦?大不了就跟他打了这场御前官司!郭都尉虽说去了广州府,但他名义上还是武荣折冲府的折冲都尉,在长安他是没跟脚的人吗?届时,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

    上有崔耕表示愿意承担责任,下有封常清鼓劲,府兵们的士气才恢复了一些。

    大家把马匹拴好,抖擞精神,来到港边,装作闲逛的样子,静待贼寇的到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之后,有一条古老的三桅帆船驶入港口。

    这只船可有年头了,乃是陈三和走了****运赖以家的那艘船,如今还能开起来实属不易。

    宋贵把这艘船的年龄当笑话说给武良驹,武良驹嘴上没把门的又告诉了秋香,所以崔耕早就知道。

    他赶紧派人通知林家,把载满了府兵的那艘船靠了过来。

    陈三和却不知大难将至,一边下船,一边和宋贵吹牛逼道:“贫道虽是道家,这符咒之法却是传自观音大士。不敢说法力无边,一咒之下杀上成千上万人,绝不在话下。不过菩萨以慈悲为怀,让贫道少作杀戮,所以这次主要还是……咦?”

    陈三和突然驻足,疑惑道:“不对啊,怎么人这么少?刺桐港不是天下第一大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