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校尉郭奉先-《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沈拓冲不远处正指挥团兵的一名披甲青年唤道:“郭校尉,来一下。”

    青年手扶佩刀,身披轻甲,小跑过来,端的英武。

    等他走近了一瞧,崔耕现这位郭校尉看着跟自己年岁差不多,生得俊美不凡,尤其是那两道剑眉,简直是英武逼人!

    “这位是本官手下的兵曹参军郭恪,字奉先,职事泉州府团练兵副使!”

    沈拓很热络地将郭恪拉到身边,向崔耕二人介绍道:“对了,奉先还是去年武举的探花郎啊,一手马射的本事在去年武举之上无人能敌啊!那日,皇上恰巧就在现场,见之龙颜大悦,当场便授其宣节校尉!如今咱们泉州府置下五百团练兵,团练使虽由刺史大人兼领,但平日里还是奉先统领啊。保境安民,守我泉州一方水土,奉先功不可没啊!”

    听着沈拓这一连串的夸赞,简直是要把郭恪这个八品的宣节校尉捧上天了!

    能让沈拓这种人如此夸捧,崔耕都觉得是不是今天沈大人出门忘吃药了。

    不过崔耕也算是听明白了,眼前这个青年校尉郭恪,绝对是大有来头。

    先不说八品的武散官宣节校尉,这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能得武举探花郎,一个宣节校尉是跑不了的。

    关键是这厮的职事,又是兵曹参军…又是泉州府团练副史…

    而且沈拓还着重强调,团练使是由刺史兼任的,但真正主掌这支五百人军队的人,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跟自己差不多年岁的年轻人。

    如今大唐的军队主要分府兵十二卫,禁军、边防军、最后就是团练兵。

    唐时施行府兵制,全国各地置折冲府来掌管府兵,共有六百多个,每个折冲府约为八百到一千二百人。

    这六百多个折冲府统一由十二卫来分管,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有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左、右卫皆领6o府,其他诸卫领4o~5o府。

    府兵的主要任务是轮流到京师长安宿卫,其次是出征作战或戍守边防府兵上番,按距长安远近确定番期,如5oo里内五番,1ooo里七番,15oo里八番,即将全府兵士分成5组,7组或8组,轮流到京师宿卫,每番一个月,期满后返回所属的折冲府。

    禁军,即单独组建守卫宫禁的北衙禁军。由于唐时禁军的番号特别多且杂乱,所以后来历史上由将禁军统称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共计六军。

    所谓边防军,便是各边防军事机构军、守捉、镇、戍所辖的屯戍部队,属于大唐真正的国防力量。

    最后的团练兵,其实严格来说,更像是民兵。

    团练兵春夏归农,秋冬追集,服役期间给身粮酱菜。团练兵不入军籍,一般在本境内防守,或应调配合作战,军事任务结束,即囚乡耕种。

    因此,团练兵虽非军籍,但在本地却有保境安绥,剿匪灭寇之责,是各地州府自己掌握的军事武装力量,以至于团练副史一职在州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常,一州的团练兵副使,都是由刺史佐官兼领,或者长史或者别驾来出任,如今却被一个小小的八品宣节校尉给领了。这也不怪崔耕在寻思,郭恪这人的背景来头颇大了!

    再看沈拓对郭恪的热络和非同一般的赏识,绝对不像普通上司对下属的赏识和重用,这里头明显就有别的东西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