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之正行军速度并不快,从京师,过延庆,很快就是釜城,但是王之正速度并不快,以至于连辎重部队就没有赶上。 蒋鼐骑着马问王之正:“公爷进军如此缓慢,是不是害怕鞑子在这附近留有袭击埋伏的散兵游勇?” 王之正点点头说道:“所谓缓进速战,就是这个道理,如今敌在暗,我也在暗,双方皆是不宣而战,我们都摸不清对方的主力在哪里。我只是判断鞑子的主力会围攻釜城,但是并不能肯定他们会不会绕过釜城,在我们进攻釜城的要道撇下埋伏。” 蒋鼐说道:“都督所虑极是!几个重要节点,如果有伏兵,黄宗羲会汇报及时。” 王之正的担心,好像真的是多余的,从京师到通州这一段,没有任何阻力,虽然民生凋敝,十室九空,但是并没有看见烽火狼烟。 王之正仍旧不敢放松警惕。 从通州到釜城,王之正更加谨慎,因为这套路程,皆是山地丘陵,处处都有可能有伏兵。 多尔衮擅长用兵法,他甚是明白虚实相呼的道理,所以王之正不得不防。 果然,从通州往釜城进军的车马刚刚走过二十多里地,黄宗羲的辎重部队就派人送来消息:景井隘确定有伏兵。他现在下令生火做饭,等到主力部队过来以后,共同对付伏兵。因为辎重部队是没有攻击能力的! 听到情报,王之正非常兴奋,这么多年了,终于要跟鞑子见见面,交交手了。 王之正对蒋鼐说道:“蒋兄,根据黄宗羲的探马来报,这支伏兵应该是多尔衮留着守株待兔用之,黄宗羲的辎重营是弓箭和粮草,对于这个,建州是最短缺的,所以他们必然要下山哄抢。至于贼众多少人现在不好判断,但是如果一万人全部出动,会暴露我们的势力,所以我决定挑选两千人,前去配合辎重营,引导伏兵下来一战!” 蒋鼐扶着胡须说道:“公爷,您分析的有道理,多尔衮的主力部队确实不可能在此设伏,毕竟他不可能会得到我们进军大同的情报!这个任务,交给蒋鼐来做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