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初步整合-《华夏书院》


    第(3/3)页

    旬日后,一切准备妥当,信使传达,招李子通带上手下到扬州商议合并事宜。

    届时,王通、瓦岗众人、巨鲲帮、东瀛派,齐齐到场。

    一切事宜早已经由各方商议妥当,说是让李子通前来商议,其实是通知一下。

    各方领被列为元老,沈落雁负责军师谋略,李子通负责军师训练,杜伏威和寇仲领兵作战,陈老谋负责情报,东瀛派负责军工,瓦岗的老总管屠叔方负责后勤,大儒王通镇守书院,寇仲无法归来,暂且由杜伏威接手那些可调配军队,进行计划好的整编。

    各方领手底下的将领,悉数分配到几人名下,听从调配。

    查杰作为新兴水军的总管,秘密筹建新的水军部队。

    石龙从大青山出来,将那数千卫队,作为教材,供各方军士模仿学习。

    武阁名在书院之下,算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掌管暴力,华夏书院培养的人才,可被选入武阁军队,武阁中人也能回书院进修。

    领地内各地方处理的政务的官员,纳入华夏书院下的内阁,内阁新成员由书院中选出,负责司法和行政。

    内阁和武阁统管全国政事和军事。

    一套全新的体系,就这么诞生了。

    一个全新的国度就这么诞生了,没有王,也没有皇帝,只有两个字“华夏”,一个年轻的院长。

    李子通能和杜伏威并列,自然没有异议,就接受了安置。

    自此东起东海,西至洛阳,中间大片土地全在书院的光辉下。

    华夏书院总院暂设在扬州,在各地设立分院,各地的读书人等到了春天,有了用武之地,纷纷在书院挂职,当起了启蒙先生,教人识记。

    民间的技艺被搜集,加入书院的教学,百姓一片欢呼,那些敝帚自珍的顽固,也是一片骂声,但是很快就现,他们赖以生存的独门手艺,慢慢很多人都会,再也不能神秘。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精粹,只要配合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这才刚刚开始,还是乱世之中,能让人看到的不过都是那些百姓赖以生存的部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积淀,才能形成。

    一晃就是几个月过去,李世民在长安打退薛举,稳定了长安局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