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一节 刘教授回国-《古墓里的新娘》
第(2/3)页
妈妈让爸爸准备酒席,要宴请刘奶奶和高教授,但刘奶奶和高教授婉拒了。高教授说自己还要再拜访一个朋友,然后明天就得回美国去,他在美国的学习还没有结束。而刘奶奶则要回北京,去儿子那里。
送走了刘奶奶和高教授,冷小婉问温小飞:“小飞哥哥,高教授说鸭鸣庵就在沂州西南的一座什么山上,我们能不能去看一看?”
现在,她的心情好多了,又开始为别人着想。善良的她牵挂着刘教授,特别想亲自看一看。
“鸭鸣庵,好像不太远,看看地图再说。”温小飞说着,就打开手机上的百度地图,搜出沂州,然后输入“鸭鸣庵”,很快就搞清了路线。
冷小婉也看得懂,边看边说:“这是要坐113路公交车,很好找嘛,我们去吧。”
“嗯,现在就去。”温小飞道。
两个人与妈妈说了一声,就出了饭店,要去看望刘教授。他们坐上了113路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鸭鸣庵坐落于一片山坳之中,周围浓荫覆盖,几条弯曲的石子路如灰蛇一样匍匐。游人不多,或者说根本不是游人,应该是香客。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平静安详而又略显冷淡。
“我知道南京有鸡鸣寺,没想到这里还有个鸭鸣庵,是因为这儿鸭子多吗?”冷小婉好奇地问。
温小飞当然也不知道,摇了摇头说:“不清楚,大概是吧,反证应该与鸭子有关,不然不会叫这个名字。”
要说这鸭鸣庵的得名,还真有一番来历。据说建庵之初,附近有一农户,养了一大群鸭子。在庵里,每天都能听得到鸭子的叫声。庵里的第一代主持灭色师太,有一天就从这鸭鸣之中参透佛理,谓人之生也,呱呱落地,鸭鸣呱呱,乃提醒人勿忘生命之初,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所以这人生就是轮回,遂名庵曰“鸭鸣庵”。
此庵之所以没有游人,是因为它不对外开放。这与今天的旅游经济实在是格格不入。放眼全国,哪里有庙宇,哪里就财。不对外开放,实在是与钱为仇敌。
但你还别说,人家还真就是仇钱的。只是人家也不缺钱,因为来这里出家的,大多出自有钱人家,而且是知识层次较高。
当年的灭色师太,乃是民国名媛,出身大户,且是留学归来,只因陷于两个男人的争夺,造成两个男人双双自杀,她才挥刀斩尘缘,并自起法号“灭色”,后来年长,人称“灭色师太”。
她先是在一个寺里出家,谁知那寺里有个和尚不老实,她父亲便出资专门为她修建了这座庵。为防外人侵扰,庵里定下一规:永不对外开放。
由于灭色师太自身知识水平很高,影响也比较大,所以许多有钱人家的女子看破红尘后,便会慕名到这里出家,而其家人则捐出大笔的香火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