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9章 册立太子的要求-《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3)页

      以往的官道,有不少是用泥土铺设,一到下雨就是泥泞不堪,不说车马,就算是人走在路上,也会深一脚浅一脚的十分难走。

      如今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是用青石铺成。

      青石还特意打磨过,而且在路的两旁,居然还有挡着泥土的路牙石。

      马车走在这样的路上都是十分平稳,更不用说人和战马在路上走动。

      除此之外,道路上每隔数十里就会建造一处驿站,往来于道路上的客商,可以从驿站补充粮食和草料,也可以在那里留宿,避免了行路时只能在野地留宿的苦楚。

      前往泰山的路上,曹铄带着队伍晓行夜宿,不一日进入泰山郡内。

      进了泰山郡,离祭天的山峰也就没有多远。

      曹铄下令让众人在离祭天台所在山峰不远的城池驻扎下来。

      祭天有着非常严谨和繁冗的程序,首先一条,就是要选择在上辛日登临祭天台。

      眼下是月底,离上辛日还有几天。

      驻扎下来以后,曹铄吩咐曹恒和郭嘉等人陪他一同登上祭天台,先去看一看那里筹备的怎样。

      泰山并不是只有一座山峰,而是连绵重叠的一片大山。

      来到山脚下,郭嘉向曹铄问道:“主公,我们是走一遍祭天要走的路,还是从别的路上山?”

      “走一遍祭天要走的路。”曹铄吩咐。

      “祭天的道路是从泰山之阳上山,至岱顶行封礼。”郭嘉说道:“而后从阴面下山,在梁父山行禅礼。这一路走来,等到下山已是日暮时分。”

      “我们只是上一次山,下山的时候就是日暮时分。”曹铄问道:“行封禅之礼的时候,还有诸多礼仪,究竟需要多少时辰?”

      “三天。”郭嘉回道:“封禅大礼共计三天,主公倒是是要住在山上了。”

      “最怕这种麻烦事。”曹铄说道:“不过是登基做个皇帝而已,在长安祭天还不成,偏要跑到泰山来。”

      “封禅大礼是始皇帝传承下来。”郭嘉说道:“倘若主公是从汉家皇帝手中接过帝位,来不来泰山倒是没什么要紧。可主公毕竟是替代汉家,而且汉家也没有皇帝可以把帝位传承给主公,来泰山行封禅大礼,就必不可少。”

      “当年我要是动作快些,说不定还能给献帝救下来。”曹铄说道:“要是他活着,哪来这么多麻烦?”

      “主公说的不错,可是献帝已死,再说这些也是晚了。”郭嘉对曹铄说道:“请主公登山。”

      泰山并不是一般的小山头,登上山顶还真是得耗费一些力气和时辰。

      曹铄往山上走的时候,郭嘉说道:“主公的袍服已经制成,要不要人送上来试一试?”

      “穿着铠甲,难道不能封禅?”曹铄向郭嘉问了一句。

      “当然不能。”郭嘉说道:“行封禅大礼,要的就是避开刀兵之气,主公肯定是不可以穿戴铠甲登上祭台。”

      “父亲不能穿戴铠甲,我们应该可以。”曹恒在一旁说了一句。

      “长公子当然可以。”郭嘉说道:“毕竟后面的事情不是在封禅台上。”

      曹恒看了曹铄一眼,他当然知道曹铄在想什么。

      马背上的皇帝,身上一定得有兵刃,否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即使没有佩戴兵刃,他的身边也一定要跟着携带兵器信得过的人。

      最能让曹铄信得过的,当然就是他的儿子。

      果然,听说曹恒等人可以携带兵刃,曹铄就没再多问,带着众人往山上走。

      攀登泰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晨从山下出发,整整走了一个半时辰,他们才到泰山顶上。

      曹铄远远看到泰山顶上搭建了一处高台,高台的四周还站着不少魏军将士。

      在高台和山顶,插着大魏的旗帜。

      山上的风要比山下猛烈许多,战旗迎风飘摇猎猎飞舞,远远站着都能听见旗帜呼啦啦作响。

      曹铄来了,守着高台的魏军将士纷纷向他躬身见礼。

      从将士们身旁走过,曹铄登上高台。

      风掠过他的鬓角,把他鬓角的头发撩的飘飞翻舞。

      由于不是封禅大礼,曹铄今天穿的是一身戎装。

      铠甲紧紧的裹在身上,从铠甲下露出的衣袂,在风中翻卷飘飞,让他多了几分飘逸。

      站在高台上眺望远处,曹铄说道:“泰山果然非同一般,站在这里确实是一览众山小。”

      “好个一览众山小!”郭嘉说道:“主公随便一句话,都能说的荡气回肠,让人回味无穷。”

      曹铄嘿嘿一笑,他怎么可能告诉郭嘉,像这样的话,不过是他借鉴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汉末的文学体裁与后世有着很大不同。

      倘若他把后世的诗歌拿到这个时代,很可能会让人一脸懵逼,不知道他在胡诌什么。

      可他要是把诗歌拆开,只说一两句很经典的,由于与汉乐府有着相当的相似性,反倒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

      “我们是不是该改一改称谓了?”跟着上山的庞统在一旁说道:“主公将要登基,从今天起是不是可以称为陛下?”

      “还没有登基,我也不是太急着让你们改口。”曹铄说道:“我登基以后,有些礼仪是要废止的。尤其是朕这个自称,在我登基之后,将不再使用。我怎么自称,你们也同样可用。”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茫然。

      从来皇帝都希望与别人不同,朕这个字,在秦始皇以前,是连普通百姓都可以使用的,然而到了秦始皇时期,它成了皇帝的专属自称,任何人不得再用。

      曹铄不仅没有打算增加更多的专属称号,反倒还要取消皇帝的专属自称,确实是让众人感到十分不解。

      “主公,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郭嘉说道:“主公毕竟是天之骄子,又怎么可以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称号?”

      “天之骄子就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称号?”曹铄笑着向郭嘉问了一句。

      郭嘉回道:“那是当然,要不怎么能彰显出主公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我倒没觉得和别人不同有什么用处。”曹铄说道:“我意已决,你们也不用多说什么。从我登基之日起,取消‘朕’这个称谓。虽为天子,倘若称谓也与官员百姓不同,岂不是距民众越来越远?”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觉着曹铄说的很有道理,当然也有人对此并不是十分认同。

      不过不认同的人,相对来说还是要多一些。

      毕竟众人都已经习惯了皇帝与一般人有着不同的称谓。

      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远处的群山,曹铄嘴角浮起一抹浅浅的笑容。

      征伐多年,如今天下已是握在了他的手中。

      接下来,大魏要做的就是向更远的地方扩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