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云舒的来历-《大宋的变革》
第(3/3)页
听到扶摇子这么一说赵祯终于露出了微笑说道:“国师切实当的起大用!道来,朕洗耳恭听!”
扶摇子甩了下拂尘手掐字诀说道:“老道从多方打听整理出了云舒从无到有的经历,最早现他的是太平村的木匠刘老憨,此人憨厚老实不会说假话。
他是今年十月初五遇到云舒的,云舒从王屋山五斗峰方向而来,身穿奇异服饰,布料不可考,非棉非麻非绸非锦,衣服样式奇异不类与任何一族。老道问过东京城所有成衣铺,云舒的装束并非契丹,西夏,交趾,大理等诸国与我汉族也相差甚远,但衣着漂亮得体方便异常。”
赵祯听扶摇子这么一说奇怪道:“难道他是从西域而来?”扶摇子摇头说道:“更是不会,西域地广人稀荒蛮无度,怎么可能有制作如此精美的衣服。”
杨威立功心切在旁边急急的说道:“官家莫急,云舒身上还有诸多疑点,其一云舒初见桃园县令周云龙为落籍之事,云舒并无我炎宋户籍,其辩解说自小便被师傅带入王屋山中,所以并无我炎宋户籍,但是周云龙回报说云舒对儒家经典精通无比,甚至于有独特见解,十五岁少年怎会如此聪慧?”
赵祯点头道:“《三字经》也是云舒以师傅的名义献上的。二位卿家看看这是什么,杨卿平身吧。”赵祯看了一眼在地上装死狗的杨威说道。
旁边的太监用托盘端出了云舒的笔记本,杨威与扶摇子上前拿起笔记本仔细打量着,小牛皮的封面,柔软且富有弹性的纸张,第一页上不知道用什么笔写出的《三字经》。
俩人对视一眼摇头说道:“这样的书籍纸张我等从未见过。”
赵祯点头说道:“御书房中有各种上好纸张但是都不能与其相比,此书纸张洁白如雪,但吸墨不佳可是云舒在第一页上写的《三字经》却是干净利落,不知用的是何毛笔,朕用最细的长锋狼毫也写不出他那样的笔锋。”
“官家的飞白已经是凡入圣的大家,云舒小儿怎可与官家相比,周云龙说他是用一种笔身短小,其头如针的笔书写而成的。”杨威赶紧上前不动声色的拍了记马屁。
“哦,有这样的笔,真想见识一下。朕虽富有四海,但是云舒的东西总能让朕感到惊奇。”赵祯感叹一声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