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战隋》


    第(2/3)页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奚族再次北上攻打契丹,并且杀到了少郎河,包围了乌丹城,打了遥辇部一个措手不及,这说明什么?说明距离松山最近的遥来部可能已经败亡,落马城可能已经失陷,奚族转而集中力量攻打遥辇部,势在必得。

    由此推及,安州战局应已尘埃落定,叱吉设和碛东南牙旗大军要么没有杀进安州,要么在安州打了败仗,总之叱吉设如果已经完成了出兵安州的预期目标,他就不可能支持或者纵容奚族再次攻打契丹,所以奚族再次攻打契丹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土人已经完全占据安州,并乘胜北上攻击,而投降中土的阿会正和奚族五部便成了中土横扫弱洛水两岸的急先锋。

    当步利设把这一推断说出来后,牙旗决策层的另外两个重要官员,吐屯阿史那扎兰和达干阿史德特古尔,均是神情严峻,倍感棘手。

    步利设的推断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松漠牙旗如何应对?

    松漠牙旗建立时间较短,其建立缘由说起来还与中土有一定关系。十几年前,突厥汗国分裂衰落,大漠牙帐对东胡诸种的控制力迅速下降,尤其契丹,因为与高句丽结盟,日益壮大,与奚族、霫族形成鼎立之势,狂妄自大,野心勃勃,不但频繁侵掠中土辽西,对衰落中的宗主突厥汗国亦是不屑一顾。圣主登基之初,汉王杨谅叛乱,北疆混乱,契丹与高句丽联手侵掠辽西,韦云起奉巡边,目标瞄准契丹,于是跑到突厥借兵。此刻突厥人正好要巩固和加强对东胡诸种的控制,而中土要稳定边陲,双方各取所需,随即一拍即合。突厥人出动两万余控弦,与韦云起默契配合,以假道伐虢之计,打了契丹一个措手不及,重创契丹。

    两强联手,杀鸡儆猴,东胡诸种当然害怕,畏之如虎,于是突厥人轻而易举就加强了对东胡别部的控制,而尤其重要的是,突厥人乘机建立了松漠牙旗,把自己的军队派驻到东北。此举意义重大,在东北之地建立牙旗,派驻军队,不仅加强了对东胡别部的控制,更在政治军事上宣示了自己的主权,这等于告诉其他王国尤其是中土,东北是突厥汗国的疆土,东胡三族是突厥汗国的别部,都是有主之物,就不要再起觊觎之心了。

    所以九年前对契丹的那次打击,看上去中土达到了目的,韦云起也大出风头,建下了功勋,但实际上便宜都给突厥人占了,实打实的好处都让突厥人不动声色地收入囊中。中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圣主当时的政治处境非常不好,内忧大于外患,韦云起能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巧妙利用以夷制夷来缓解外患,稳定边陲形势,实属不易,即便让突厥人乘机大占便宜,也是无可奈何。

    松漠牙旗建立之初,有上万驻军,耗费很大,虽然粮草辎重由东胡别部负责解决一部分,但关键是突厥控弦常年戍边在外,远离家园和部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东北局势逐渐稳定之后,牙旗驻军人数也就迅速下降,最少甚至只剩下三千余控弦,也就起一个威慑作用。启民可汗辞世,始毕可汗继位,牙帐权力斗争随之激烈,激进主战派占居上风,这种局面下,持保守主和立场的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就被哥哥始毕可汗“打发”到了远离权力中枢的碛东南牙旗和松漠牙旗,而随着这两位权贵及他们支持者的到来,两个牙旗的军事力量也迅速得到加强,尤其松漠牙旗,突厥控弦的人数翻了一倍多,达到了六千余骑的规模,只是在牙帐所属的众多牙旗中,松漠牙旗却是实力最弱的一个。

    牙旗驻军多了,东胡别部的负担就重了,就要定期上缴一定数量的牲畜草料等军需物资,于是牙旗与别部之间的矛盾冲突随之激烈。此刻奚族阿会正已经崛起,奚族五部联盟背靠中土,实力强悍;同时契丹大贺咄罗也崛起了,契丹八部联盟与高句丽携手,实力亦很强劲。这两大别部都要发展壮大,都雄心勃勃,都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当然与牙旗愈行愈远。恰好中土发动东征攻打高句丽,做为高句丽的盟友,契丹亦遭打击,陷入孤立无援之窘境,这给了松漠牙旗和奚族出手打击契丹之机会,一个要杀鸡儆猴,加强对东胡别部的控制,一个要打击和削弱契丹,壮大自己,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个暗中支持,拉偏架,一个则倾尽全力攻打契丹。

    松漠牙旗如愿以偿,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眼看控扼“两虎”的目的就达到了,谁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土人突然杀出,一口吃掉了奚族,如今又北出松山,乘胜出击,要吃掉契丹,直接把松漠牙旗推到了无路可退的绝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