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头发长,虫子多-《大唐逍遥侯》
第(1/3)页
为了保粮食,晋宇忽悠着李二夫妇起了养猫风潮;为了灭苍蝇蚊子,晋宇鼓捣出了沼气池;现在大户人家都用上了竹帘、蚊帐,可仍然抵挡不住小虫的骚扰,只是有轻微及严重的区别罢了,比如晋宇和尪娘。『笔 Ω趣 阁Ww』W. biqUwU.Cc
蚊子好歹还有个天敌,蜻蜓、蝙蝠轮流值班,再不济朝风口上一坐,蚊子那小翅膀自然退避三舍,但跳蚤、虱子就不好办了。
尪娘被咬成那副模样,看的人心疼。倒不是监视其居住的宫女不尽心,好歹也顶了个县主的名义,借她们三个胆她们也不敢怠慢,问题最终还是出在尪娘身上。尪娘经历了那场杀戮而幸存下来,心理阴影颇重,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见谁都躲,恨不能天天躲在屋子里不出来。
这年头没有合成农药,杀跳蚤、虱子的办法只有两个:夏天靠泡澡,冬天靠烟熏。古人不论男女老幼,均为长(掉、和尚除外),正好给那伙小虫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等级森严的社会,地位有三六九等之分,人人必须遵守,但虱子、跳蚤啥的也不管这一套。老鼠身上跳跳,再去人身上爬爬,不论高低贵贱,饿了就吃,吃了就产卵,想根除?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只是因为孔子曾经曰过:身体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如果这句话确实是孔老夫子曰出来的,那孔老夫子肯定是个极端缺爱的理想主义者,而且邋遢不堪,否则谁能受得了满身跳蚤的生活?当然,也有可能孔老夫子皮厚,咬一下不痛不痒。正常人的头都是有脱落的,真心想知道孔老爷子怎么对待自己的脱,难道说供在父母的牌牌前,然后忏悔自己的不孝?下次梦见他老人家要好好唠唠。
孔老爷子活着的时候没捞着享福,等人没了,他的话却成了金科玉律。也许是老爷子不甘心,穿越在了董仲舒身上,利用其身份确立自家思想的权威地位。
老爷子缺爱没事,想起父母来,誓不理也不要紧,可要命的是后人当真了!这一当真就是两千来年!卫生条件落后,也没学子放言好好教育一下虱子、跳蚤啥的吃完要刷牙,所以疾病、瘟疫传染的那叫一个快,基本没跑,一死一片,比原子弹厉害多了。法西斯就从这群小虫虫身上看到了希望,生化武器用起来那叫一个顺溜,当然这个怪不到孔老爷子身上。
再回到头上,一直到满清入关,留不留头,留头先理,不舍得那点头的,脑袋都搬家了。也不知道是留着头能尽孝,还是留着脑袋能尽孝,整的连个给祖宗逢节烧纸的香火都没能留下。脑袋没搬家的,现剃头以后一样尽孝,老祖宗也没托梦怪罪,于是就这么习惯了下来。默罕默德当年就是一手举刀,一手拿《古兰经》传教的,今天的伊斯兰教规模也不小,要不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呢?很有道理。
不能理,跳蚤虱子还乱下口,整的身上红疙瘩一片一片的,咋办呢?有人看到野猪蹭树沾树脂,老牛黄泥塘里打滚有效果后,也想了一招。当然人不可能去蹭树脂,皮太薄;也不可能去泥塘里打滚,那会被笑做疯子,那就试试泡澡吧!试了一下,结果疗效还真不错。虽说身上没虫虫了,但衣服上还有啊,然而也不能不穿衣服吧?于是有聪明的妇女有样学样,找根棒槌,把衣服浸透水,放在青石板上使劲砸,边砸边嘟囔:让你丫的咬老娘,揍死你丫的!这种办法的推广时间至少出现在春秋时期,大家都熟知西施浣纱,其实她并不是在洗衣服,而是在砸跳蚤虱子
唐朝劳动人民继承了前辈们的技能,而且将此扬光大。跳蚤虱子不跟蚊子似的冬天还蛰伏一下,外面寒风刺骨,它们在人身上继续吸血为乐。烧热水太费柴,百姓也不可能为了自身好受点就光着屁股跳河泡澡,大家一致认为那无异于找死,可能是那时候冬泳还没流行,或者江河湖泊结冰太厚,砸不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