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全军压上-《决战大洋》
第(2/3)页
“好!”刘诚志是成熟稳重的性格,但这回他决定冒一回险,主要是明军自从战争爆以来连败连退,丢城失地,还有一位海军上将和一位6军中将殉国,不仅是明军,民间对于能否打败侵略者已经有了不小疑问,同时对他的指挥能力产生怀疑。再不打一场胜仗,帝国的统治基础说不定会因此动摇,大明帝国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容不得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戴参谋长,我以卫国战争最高指挥官的名义暂时任命你为唐山保卫战总司令,保不住唐山没关系,能重挫日军锐气就算达到了战略目的,否则提头来见!”
“是!”
卫立煌见木已成舟,也不再多说了。刘诚志询问戴安澜有什么要求,没想到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只有一个要求,将七十九师师长方先觉大校派给我。”
刘诚志想了想,点头道:“没问题,为了帝国的国运,别说是子珊,就是我自己,你也有权指挥!”
秦皇岛大半沦陷,仅剩下卢龙县和昌黎县还在守军控制中,戴安澜得到唐山守军的指挥权后,命令大量兵力支援秦皇岛守军,而秦皇岛守军是卫立煌直接指挥的,两人又听命于刘诚志,形成了一整套指挥系统。唐山守军对于“新司令”并不感冒,但军人就是军人,命令下来了,就得接着,除非你想成为叛军,被钉在耻辱柱上!
寺内寿一并不清楚明军指挥系统悄然生了变化,他已经适应了刘诚志这个成熟老练的对手,对于他来说,刘诚志稳重谨慎,不会轻易冒险,开战以来,一直采取的战术就是消极防御,似乎想利用华北平原广大的战略纵深拖垮日军。在救援北戴河守军和青龙守军的时候,刘诚志冒了一回不大不小的险,导致日军来不及集结主力,被明军使用传统的穿插战术,突破了抚宁控制区,一举救出了被围友军,顺利突出重围。
如果还是刘诚志指挥唐山保卫战,说不定仍要利用地形和日军死磕,不会轻易出击,可惜,这次是戴安澜这个新锐将领走上了历史舞台,寺内寿一在完全没有准备地情况下,碰到一个注定要让他栽跟头的对手。
唐山守军并不是很多,各类防御部队共计三十余万,只有两个主力集团军,剩下的都是民兵部队,有的还没有编成独立编制,只以师为最高编制,总体来说,想被授予新编集团军的完整编制,必须要打一场硬仗证明自己。戴安澜手中没有多少王牌,民兵部队主战装备基本没有,主力集团军太少,不能分开使用,在兵力捉襟见肘地情况下,考验的就是指挥官的综合素质了。
唐山守军接到命令,集结到秦皇岛一线,寺内寿一第一时间觉得是刘诚志又要救援秦皇岛守军,自己这个老对手实在是太“抠门”了,再少的兵力也不愿意放弃,不过这倒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以后找到机会玩一次围点打援,绝对能痛歼明军。寺内寿一一时间没想那么多,而唐山守军的确是在接应秦皇岛守军撤离,卫立煌随之下令秦皇岛守军全部在友军的接应下撤出卢龙和昌黎,不和日军主力接触。
至此,赤峰、承德、秦皇岛三地全部沦陷,只要再打下唐山,日军面前就是一马平川的北京市和天津市了。
唐山、秦皇岛两地守军会师之后,总兵力将近百万,大多是民兵游击队,战斗力不高,从秦皇岛顺利撤出,6续退往唐山。日军信心膨胀,继续追击,小规模遭遇战连续不断,明军退得很快,直到将唐山的防御圈填满,并露出了一个不大的突出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