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以牙还牙-《决战大洋》


    第(2/3)页

    坐在广播室的黄冰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见几个同事迅被打倒,那些面目可憎的暴徒淫笑着向她扑来地时候,她对着老式麦克风说出了在世上的最后两个字,也是给世人的遗言:“再见!”

    然后她跑到窗前,纵身一跃,只听“砰”地一声,红颜薄命,一朵美丽的花儿就这样凋谢。

    砰!这一声永远定格在了《华人之声》电台的历史上,这一声永远定格在了何泰安的心里,虽然后面还能听到土著暴徒的吵闹,却已经无足轻重。

    坐了仿佛一个世纪那般漫长,何泰安站了起来,叫过副官,下达了一个为他日后招来颇多非议的命令。

    “传令南洋前线,凡是我军控制的城市,土著全部杀光,为我们惨死的同胞报仇!”

    副官脸色一变,见老大面目狰狞,心里先怯了一分,不敢多劝,敬了军礼便下去传达命令。只不过,他也留了一个心眼,没敢原样传达主将的意思,只是含糊地说“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击毙一些凶徒以此警告荷属东印度政府尽快镇压暴乱”云云。

    底下的人自然是怎么理解的都有,当时在前线,也就是加里曼丹岛上的一名6军少将想了又想,正好他麾下的嫡系集团军正在沿海地区安抚华人民众,并揪查那些屠杀华人的土著人。既然上头的命令下来了,他不敢违抗,让手下的一名大校师长领着人“酌情处理”,在这里提一下,新明国第二次改革之后,不仅高层各部门的权力架构变动不少,军方也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改革,譬如军衔制度,全军取消了“大士”军衔,原本的大士士官全部晋衔少尉,可谓占了一个大大的便宜。

    还有军事制度的改革,在明帝国的军方系统中,大校虽然军衔比较高,但一般作为高级参谋使用,不会领兵作战,再进一步的少将要么是师长,要么是集团军司令;至于更高的中将,和上将一样稀少,肯定是在中央一级的军事部门当一把手或二把手,加起来两只手就能数出来,内阁甚至还有过取消上将军衔只设到中将为止的讨论,后来鉴于皇帝是象征性的海6空三军大元帅,你把上将取消了,这中将和元帅隔了一级,上将都不设,凭什么设立元帅军衔?这才不了了之,毕竟要顾及皇室的面子和利益,这是明帝国的官场特色。

    虽然没有取消上将军衔,各级军官的职务则悄然生了变化,大校军官作为高级参谋这一不成文的限制被消除,也能领兵作战了。

    大校师长被顶头上司扣了一个任务,他也知道屠夫的名声肯定不好,但想一想能杀南洋土著,他就在心里了狠:奶奶的,名声是个球东西?这帮狗杂种杀了大明那么多兄弟姐妹,不杀光他们都算我们善良了!

    在进行屠杀之前,他仔细甄选了地点,最后选在了塔拉卡恩岛,原因就在于岛屿四面临海,而且塔拉卡恩不是大岛,居民想逃都逃不了,跳进海里是自己找死。大校师长阴险地想着,让手下将岛上所有的华裔居民不论男女老幼全部找来,不愿意来的抓也要抓来,在华民们惶恐不安的时候,他让一个营将这部分人保护在靠海的地方,还下了足够将他们吃到撑的食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