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急剧升温-《决战大洋》
第(3/3)页
洪崇烈见其他人一片沉默,只能亲自点将,既然无可避免地要爆战争,他的目光投向了军方代表:“张部长,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张自忠吸了一次又一次气,做了一次又一次深呼吸,最终只吐出一句话:“成立最高统帅部吧!”
这一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只有对外战争的时候才可以成立最高统帅部,蒙古战争是收复国土的战争,当时也只成立了临时统帅部,战争结束之后,一切重归轨道,临时统帅部便解散了。当时统帅部成员最多的是军人,不过那都是普通成员,没什么话语权,除了总参谋长王庚上将说得上几句话,还真没什么冒头的。
这是新明国改革以来一直坚持的道路:文人治国,武人治军,党政分开,军政分开,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笔杆子指挥枪杆子,枪杆子指挥那些大头兵。
简而言之,就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和荷兰人打,是名副其实的对外战争,尤其是日本还在旁边虎视眈眈,这一次最高统帅部不会很快解散,明荷战争结束之后也不会解散。张自忠有这个预感,这次成立最高统帅部针对的主要是日本,用的理由却很正当,毕竟皇帝两度在坤甸遇刺,战争确实不可避免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全世界最热闹的几天,英法美苏全都过来调停,表示不希望看到明国和荷兰之间爆战争,对于大明皇帝的不幸遇害……呃,不是,是遇刺,他们都感到十分遗憾和痛心,但这不是动战争的理由。
洪崇烈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一律拒之门外,不是动战争的理由?他嗤之以鼻,大明的国家元都落到了这个地步,这不是战争的理由还有什么是呢?
荷兰当局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自从最高内阁会议做出决定后,大明在南洋已经开始了调兵遣将,并知会了美属菲律宾和英属婆罗洲两个殖民地政府,避免误会。美英当然希望这是误会,美国人不想掺和这件事是因为和他们关系不大,毕竟这主要刺激的是英国和荷兰的神经,损害的也是荷兰的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美国佬是最会精打细算的,调停不成,就不打算趟浑水了。
而英国人对于急剧升温的南洋局势也是无可奈何,大英帝国算是被一战搞怕了,一战中的“凡尔登绞肉机”和“索姆河绞肉机”现在想起来都后怕,政府只要敢提战争的事,民众第一个不会答应。所以,对于明荷战争,英国佬是不打算管了,顶多警告大明不要触动他们在东南亚的利益,法国亦如此。
战争,终究不可避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