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留他-《逆命武修》


    第(2/3)页

    黄振不需要思考,他只需要记,时常准备,在李正元忘记了事情的时候,回答李正元的问题。

    李正元如是问,黄振便躬身回道:“回禀陛下,若是奴才没记错,该是长州的青谷镇。”

    李正元又问:“人口几何,风物有什么?”

    黄振再道:“那儿是大明立国之后,因商贾到大云山采购山货,聚集山民而成,常住人口不过三百左右,秋季之时,收山货的四方商贾云集,该有个三、四千人。主要物产为人参、鹿茸、兽皮一类。”

    “如此说来,该是小县……如今,该县县丞是何人?”李正元又问。

    “陛下,该镇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繁盛,长州宣抚司在五年前请旨,希望朝廷往该地派遣县丞,只不过……”

    “只不过那儿太过偏远,所以那些贼子互相推搪,没人愿意去,对吧?”李正元怒气再上心头,自言自语叱骂道:“那些奸臣,只想着升官财,需要他们吃苦办实事的时候,就诸多借口,哼!”

    李正元重重地哼了一声,生着闷气,黄振惶恐,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等到怒气消了一些,李正元叹息一声,道:“阿黄,你明天替岳赋办个婚礼,一切低调尽量从简,后天,就送他去赴任青谷镇县丞。”

    他顿了顿,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要尽一切人力物力,事情越快越好!”

    “陛下,岳大人天纵英才,这恐怕……”黄振还想替岳赋求求请,李正元这是名为封官,实为流放。

    其后,李正元揉了揉太阳穴,道:“阿黄,不要多言了,事情就这样办,若是婚事今日能够办完,就让他明天滚蛋,朕有些头痛,奏折你与惟才一起看,小事先作处理,大事就留到明天。”

    李正元是个勤奋得令人指的皇帝,十九年来凡事亲力亲为,从不把奏折留待第二天,更不会假手于人……看来,他是真的心累了。

    黄振不敢再说一句多余的话,跪退之后,先是到了吏部,交代岳赋上任青谷镇县丞相关事宜,又到鸿胪寺借了一些人,为岳赋筹办婚礼。

    鸿胪寺在六部五寺之中,算是相对清闲的衙门,而今日,却是忙得焦头烂额。

    大明朝廷,在有皇帝着意之事的时候,运转效率异常地高,这才半天,太阳还没完全下山,便已经把婚礼的所有需用之物准备完毕。

    黄振拿起那件大红色的状元服,叹息一声,与那参与此事的鸿胪寺左寺丞道:“拜堂仪式,就在空置的广昌殿举行,咱家这就给新郎哥送去礼服,劳烦大人去请土司王阁下。”

    左寺丞疑惑道:“此时天色已晚,恐怕不太吉利……”

    “陛下说此事从急,能今日完事,就绝不拖到明日。赶紧点,该能在天黑齐之前拜完堂。”

    “对,陛下百无禁忌,陛下说什么时候拜堂,那时候便是吉时。”

    祝万军为拜火神教巫王,涯州亦是羁縻州,名义上棣属大明国土,实际上,李正元根本管不到那儿。

    祝万军自称一声微臣,叫李正元一声陛下,不过是客套,没有实质意义。

    君臣二人,对这一点,皆心知肚明。

    李正元皱着眉头道:“你那孙女,有相中的对象了?”

    祝小苑被送到天定京当质子的时候,年方十四,当年李正元就说,天定京青年才俊不下十万,让她随意挑选个喜欢的,他会为其亲自赐婚。

    后来,祝小苑胡闹了几年,确实挑选了个对象,是靖国公府上的世子。

    岳斌与雄才大略的靖国公比起,相差太远。

    对于岳斌,李正元没多少印象,他只知道靖国公的儿子,时常与古玥的儿子混在一起,属于混吃等死的废物。

    作为九五之尊,根本不会花心思在这种废物身上,李正元连岳斌的名字都想不起来。所以,到了后来他见到岳赋,也就没有把二人联想到一起去。

    那时候,李正元想来,一个是土司王的孙女,一个是国公的儿子,颇为门当户对,既然他们情投意合(臭味相投),便允这一桩婚事。

    之后,便是岳斌猝死在床上……祝小苑的婚事,也就一直搁置,李正元依稀记得,该有差不多两年了。

    祝小苑看上了某个青年才俊,本可直接跟李正元说,请求赐婚,如今,却在李正元毫不知情的情况底下,请来她那个号称‘一人万军’的怪物爷爷,而祝小苑本身,又与岳赋交好……

    李正元想到这里,心头不禁猛地一跳,十分紧张地问道:“你的孙女,看上了谁,要嫁给谁?”

    祝万军淡淡道:“咱家的小宝贝说,那人是陛下的臣子,据说还是宠臣,又是今届大举的天榜榜眼,名叫岳赋。”

    顿了顿,祝万军又道:“陛下您知道的,我家阳盛阴衰,三代只有小宝贝一个女孙,一家子人宠得她不行,教众还奉她为圣女……陛下,她从未如此求过微臣这当爷爷的,还请陛下成全。”

    这话说得恭敬,但威胁的意思亦非常明显。

    李正元如遭雷殛,惨然一笑,道:“好个岳赋,真是朕的好臣子!”

    对于要不要对岳赋施行宫刑,李正元本来就满心挣扎。

    他清楚明白,岳赋是个非常出色的人才,也同样明白,岳赋于大明,有大功而无过,若是以此而论,他不但不该惩罚岳赋,还该奖赏。

    只是,他却无法容忍岳赋不畏皇权,用各种高明的阴谋诡计,把他这个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就这一条,他便恨极了岳赋。

    若是真的‘一刀切下去’,这君臣的情份,就真的绝了,日后无论是李正元,还是之后继位的李永龙,想要驱使岳赋,使其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以岳赋的性子,恐怕是不可能。

    ‘净身大典’这个命令,李正元是借着当日的一时愤怒下达的,这段日子来,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人替岳赋求情,加上岳赋本身的智慧才干,李正元的内心也纠结了起来。
    第(2/3)页